劳动节随想

刚刚结束了CBA总决赛,被朋友告知,偶然看了这一场。辽宁vs广东,辽宁又一次得了第二,正常情况,辽宁队得第二是有传统了,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是这样了。不再想从看球的这个角度写下去了,时间久了坦白讲对于所谓青春什么也没啥兴趣了。也可能仅仅是我个人的过往不太重要而已。看到场内应该是辽宁的年轻球迷为之落泪也是合理而应该的,倒退十几年我也会的。

毕竟不同时期是有其特性的。今天开始第一天的健康晚餐,煮了一大颗西蓝花、七只大虾、一根玉米、一颗鸡蛋,虽然碳水还是有的,但已经比从前健康多了,只是准备工作不太充分,酱汁调的还没有太丰富。起先我以为吃不饱,等都吃了之后,感觉肚子还是很充实的。

我怎么会想到饮食健康+锻炼身体这个问题,也不仅仅是朋友的提醒。像唐诺说的,(大意)年轻人的书或经历受众广是容易的,但三十岁的作品你起码要真的活过三十岁才行。朋友对比了我小时候的照片后说还是现在的我看起来更顺眼。让我想起上周去广州中山堂,其中我注意到仅仅两三张孙中山先生晚年的照片,眉宇间倒是别样的气质,比他青年时期的微胖样子更有味道了,忍不住多驻足停视。估计我年纪老了也会如此,但愿如此。年轻人重外表这没问题,但时间会给大自然的万物另一种带有积淀且一下子不容易察觉到的底蕴,需要人挖掘的底蕴,这是一种格外的乐趣。

今天的日历上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句话,好像还很有名:“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愧疚。”好像近年来的各大读书平台上极少宣传这本书了,我也没看完过,记得小时候看过电视剧而已。没读过不好评价。人到底应该怎么过呢,越来越时下的观点自然是趋向于个人化、越来越没有某一定法和一个标准。时而我觉得个人化的风格走向很有自由感,但同时也困惑于平民化或平均主义的吵嚷,它毕竟会强行消磨掉很多优秀的品质或思想。好像是昨天,看到一篇批评许知远的网文,读来不太舒适坦白讲,还说王朔如果依然处于公众视野的话一定会讽刺许。我也爱看许的书以及他的节目,但总觉得他的输出还是不够高的。王朔有好东西,但依然不能认同其耍流氓的风格。在个性和体系之间似乎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点位供大家和平相处。传统的墙时而有个被敲凿一番,但新东西也经常带着一股不讲道理的流氓气息,就像广大网友一样,他们不能代表任何观点、论点的对与错、高与低,藏在屏幕背后一个个人的水平我们不得而知,而相信网友的人首先就应该自我批评和警示。正如我一个朋友的爸爸是做企业的,他不喜欢篮球但喜欢打乒乓球,我问朋友那他看球么,回答说只玩但从来不看球。心想,这就对了,有正事的人或心里目标清晰的人怎么会随意消耗自己的时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