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就是软糖而已,不明白为什么父亲母亲会喜欢称之为“洋糖果”。每一次听到这三个字,总以为小爷爷是从国外回来的。
“洋”听起来就觉得洋气。那个时候熟悉的名词是“洋人”,也就是外国人,有时候也会指除了我们村附近的,外地的人。因为他们说话口音和我们不一样。
记得小时候,每次姑姑带着表弟回来过暑假,听表弟讲话都是一脸懵,本身小孩子的语言就很难懂,加上又是个“洋人”,我们之间的交流就更难了。
除了暑假姑姑从外地回来,每年过年的时候也很热闹。每年快过年的时候,小爷爷也会从外地回来。而且每次回来都会带一些“洋糖果”。
刚放学到家,听母亲说,小爷爷回来了,接下来要做的一件事一定是赶紧冲向小爷爷家里。自己害羞又胆小,一口气跑到地方 ,连个人都不会叫。小爷爷看到我们来了,每次都会笑着从抽屉里抓出一把“洋糖果”给我们。五颜六色的糖果纸真好看。有的捏起来软软的,还有各种口味的,我最喜欢吃香蕉味,和玉米味的。
这么好看的糖果,在家里根本见不到,每一次都舍不得吃。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喜欢把喜欢的东西留着,也不知道要留到什么时候,反正留着就是了。
有时候留不住,就把糖果纸收起来,馋的时候闻闻味道,依然会有淡淡的果香味。
后来,我们慢慢长大了。小爷爷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我们吃到“洋糖果”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再后来,小爷爷每次回来依然会给我们准备“洋糖果”,只是,这些“洋糖果”于慢慢长大的我们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放学回来再听到母亲说:“你小爷爷回来了,”的时候,也只不过小声嘟囔一句“我早就不喜欢吃软糖了”。然后跑进房间,打开电视,一边看《虹猫蓝兔七侠传》,一边趴在凳子上写作业。
现在,已经很少有机会能看到小爷爷了,再回来时,小爷爷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给我们带“洋糖果”了。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见到过太多“洋糖果”和“洋人”了。我想小爷爷一定也明白孩子们都长大了,对儿时的“洋糖果”已经不喜欢了。所以,回来时自然也不会带给我们吃了。
现在的软糖种类很多,口味也很多样。但不知道为什么,不管糖果口味多么独特,都没有小时候小爷爷带来的“洋糖果”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