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梵高你更想了解他这个人还是他的画作?
有一部电影叫做《致梵高的爱》,据说它是世界第一部全油画电影,这部影片完全取材于梵高的120幅原作和800封信件,通过30位绘画师以梵高风格的油画呈现出来,让20位梵高画中的人物对着镜头讲述这位画家的生平和离奇的死亡。影片一上映我就独自去看过,推荐给您。
在上一篇文章说到梵高面对好友的远离,割掉自己的耳朵,住进了精神病院。独自一人面对精神科医生和身边各种精神病患者,他的人生再次跌入谷底。正是在这样的时期,他创作出最让人惊叹的作品,《星夜》。
他眼中漫天的繁星并不是静止的,在深蓝色的星空背景下,形成一圈又一圈的光晕,旋转着流动着。
这幅纯粹的风景画,但能感觉到有种很强烈的情绪在里面。这不仅仅因为梵高是精神病才画出这样的画面,从绘画技巧来分析一下这幅画会有不同的感受。
梵高在绘画后期的用色和笔触很特别,我们一般绘画时都会先在调色盘上调色,当时的油画家们也一样。但梵高他在用色方面,几乎是不调色的。这就意味着色彩的饱和度很高,颜色的纯度很高非常鲜艳,不是好驾驭的方式。
如果给人物的皮肤上色,很难直接在原颜料中找到合适的颜色,这时候从颜料管里挤出一点黄色和一点粉色,将两者调和在一起再上色,经过调色后,画面看上去会更加柔和逼真。
画画不调色的话,看上去会很不协调,还会有种很俗气的感觉。你想象,如果一个人全身上下搭配的都是红黄绿蓝,是什么感觉?很不搭调吧。而梵高却能在不调色的情况下出色的运用高饱和度的色调,在他看来鲜艳的颜色更加能够表达出感情,是有力量的,更能够带动观看者的情绪。
你可以试着放大梵高的这幅《星夜》来看,会发现画面上的色彩并不是连贯的,而是一小节一小节的色块组合而成的。可以强烈感受到画面的笔触非常快速大胆、有力量。要画出这样的效果需要经过仔细的布局和设计的,画家要非常冷静地去作画,这样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星夜》的动感和力量感。
从《星夜》来看,他做到了像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我画太阳的时候,希望人们能够感觉到它是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旋转,散发出光热巨浪……”所描述的这种画面感。
他也画过很多作品散发出光热巨浪的太阳,非常吸引人。他一生中艺术创作的高峰,最好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他住精神病院的这段时期里产生的。
有一部英剧叫《神秘博士》,里面有一个片段演的是梵高穿越回到现代,在法国巴黎的奥赛美术梵高展厅里,看到人们对他的画作的欣赏和赞美。其中有一位教授是这么说的:“表现痛苦很容易,但用自己的痛苦和激情去表现人间的喜悦和壮丽,在这一点没人能比得上梵高。在他之前没有,在他之后可能也不会再有,所以对我来说,他在任何时代都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梵高听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