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碎片化学习和记忆

前几天读了一本日本作者的书,书名不记得了,大致是如何让你牢牢记住所看的东西,是在图书馆穿行走向自己座位的时候无意间看见的。

拿下来速读了全书,作者烨是一个医生、youtuber、作家…他一个月读20-30本书,一年出版三本书,还经常上传视频到油管,利用的就是碎片化的时间。然而碎片化这几个字好像已经在网络上很普及了,但是真正从碎片化收益的可能还是少数人。

那么怎样通过碎片化提高自己的能力呢?作者书中提到的核心就在这里:大量的输入,大量的输出。在背单词的时候,有一种方法叫做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简单来说,一周复习三次才能把你背的东西放入大脑的长期记忆区中去。而碎片化学习也要做到这样,比如说你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你能够和朋友复述这篇文章,或者分享到社交网站等等多达三次,应该说是至少三次,那你就真正把这篇文章记住了。

另外还有一些作者的观点我不是特别认同,比如说,利用人体的神经刺激。这里的神经刺激,指的是人在特别激动、兴奋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出一种物质,而这种物质会让此时的记忆变得更深刻。你可能还会记得某一年生日的惊喜? 但是如果我背书,背的内容确实索然无味,让我昏昏欲睡,可能…确实不适用。我无法自如的控制我的高兴、悲伤等等心情,所以我认为这个方法并不太适用于日常记忆。

今天一大早在dreamlist推送上也看到了碎片化学习的描述,标题貌似是,你还要被碎片化欺骗多久?然后突然就想起了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的核心思想还是很好的,只有当输入输出达到良性循环的时候,人的整个记忆机能才能充分激发吧!但是每次看到日本作家的类似书,我都会抱着略微的怀疑心态,可能是被以前看到的日本作家的一本书:人一天只需要谁三小时,给吓到了吧:)

2017年4月23日23时41分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52评论 9 209
  • 嗯嗯
    杨傲宇阅读 105评论 0 0
  • 大宝儿: 今天的春光杯竞赛答疑课不是刘老师讲的,你告诉妈妈朱老师讲的和刘老师比差好多。问你差在哪里,你答:...
    晓寒iyoyo阅读 124评论 0 2
  • 红丝绣,绿巾绸,折梅玉手,轻步小园游。伊年幼,芳华独有,不胜清风却胜柔。 黄花落,朱果留,春去秋来,黑发换白头。想...
    孤独的北风阅读 456评论 7 7
  • 怕,就会输一辈子 2017-05-26 ...
    王者甘阅读 35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