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瑜考试写字(每次考试他只写选择题)的想法经过几轮交涉,最终以失败告终。今天中午,我重新给学生布置了摘抄任务——不会写作文的学生摘抄作文书上的作文。他写着写着,又不开心了,大声嚷嚷:“我要去搬砖。”
事情是这样的,每次考试,总有一些学生不会写作文或者写不完。为此学校布置了一项作业任务,让学生平时摘抄一些内容,积累作文素材。
但这部分学生总是找不到摘抄的内容,不是完不成任务就是不按要求来,总是“偷工减料”。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让他们一周摘抄两个单元,一个单元一篇,循环进行,达到熟抄成诵会默写的效果。
因为你讲得再好,他们平时不爱积累,不喜欢看书。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所以想写好作文简直比登天还难。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既然不会写,那就多积累,积累多了,总能写点什么。
结果瑜不同意了,他不想摘抄。可摘抄也是上交作业的一种。不写就等于没有完成上交作业。我说:“既然你考试不想或者说不会写,那平时积累一点儿素材,考试的时候总能写上一点内容,多得一分是一分。”
刚开始,他还配合,摘抄了一点内容。出于关心,我走上前看了看,发现他写的字(要么不写,要么乱写,)像鸡爪子一样认不清。还没等我说话,他立刻把刚写的字撕了。
继续摘抄,过了一会儿,他又撕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如此循环,等我再次来到他身边,他竟然不写了,嘴里还在嘟囔着什么,仔细一听,他说:“我要去搬砖。”
“可以呀!谁说的你让他带你去搬砖。”我对他说。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我知道他妈妈经常这样对他说过。瑜成绩不好,时间长了,他妈妈就说长大了你去搬砖。
他呢?就记住了这句话,每当不想学习的时候,就会来上这么一句:“我不写了,我长大了去搬砖。”言外之意是现在学不学无所谓,反正长大了我要去搬砖。
“搬砖可以,现在就让妈妈带你去,老师没时间带你,要管其他学生。。”我有意这样说,结果他话锋一转:“我想去搬砖(撇开妈妈的责任)。”
“可以,你去吧!”我说。他不说话了,作业也不写了。就那样坐着。我继续说:“想搬砖,就去,不要图嘴快活。既然还坐在教室,就把作业写完。总用这样的理由达到不写作业的目的,是行不通的。”
瑜不理我,也不写作业,又开始了他的“避而不谈,”模式,你说什么没用,我就是不写。不写就不写吧!强制要求只会愈演愈烈,算了,慢慢来吧!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经过这件事,我更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老师说一千遍不如家长说一遍。你说让他好好学习不如家长说一句,成绩无所谓。这句话如尚方宝剑,立刻助长了他的懒脾气:成绩无所谓,长大我要去搬砖。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