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说的同居不是男女用爱情的名义住在一起,而是三个在校时的好友刚离开学校的集体宿舍,因为实习单位近,便高举着友谊的大旗又进入到了集体生活中。有别于宿舍,因为这是我们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
我们都在小学实习,只是她俩在同一个小学,而我在附近的另一所小学,我们同居的场所是由她们学校友情提供的,所以,我算是借住者。初次来参观房子时只觉得空荡无比,什么都没有。后来我们买来了锅碗瓢盆,买来壁纸,甚至还买了新床,总之我们用我们的钱尽我们的力来装饰这个新家,用我们各种身外物塞满了它,却开始感叹这么小的房子是怎么住下三个人的。
是的,我们的房子很小,但我很愿意把它称为我们第二个家,我喜欢这个小小的家,就像林良所说
“我们夜里看到万家灯火,看到一个一个发出光明的窗户,我们知道我们这个只有一个房间的家,夜里也会发出星光,我们的窗户也会发出光明,成为星群里的一个·······”
2016年6月5日,我们仨正式开始了同居生活,到今天9月24日我们已经同居了三个月(期间因为放暑假我们还各回各家了一个月),现在换成了力力在厨房忙碌,心坨在一旁玩手机,而我抱着电脑在一旁噼里啪啦打字,她们应该怎么也想不到这么平凡的瞬间就这样定格在了我的岁月里我的文字里。
我实习的学校虽然不算远却也不近,每天都需要步行20来分钟,在上班的日子里,我每天都比她们早起,当我准备就绪出门时,她们才悠悠醒来,对着睡眼惺忪的她们道过早安,不忘出门前对她们说一句“我先出门了阿~”我想生活总归需要一点仪式感,那么这句“我出门了”来开启我们全新的一天吧。
下午,我却总比她们回家早,钻进厨房,开始做饭炒菜,等她们回来,然后就今天一天的工作进行喋喋不休的讨论与分享,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日子过的充实而忙碌。
我给自己的定义是“妈妈型”,因为厨房大部分时间都属于我,从我们这个房子升出的第一缕炊烟时,就证明了我们是食烟火、懂生活的。
在我做饭时,心坨总会探个头进厨房来问我需要帮忙吗?得到我的指示后便开始剥蒜,洗菜。而力力则喜欢突然从我身后拦腰抱住我,上演一出偶像剧戏码“你知道我爱你吗?”或者“你爱不爱我?”这种让人一听便起鸡皮疙瘩的对白。但“妈妈”都是啰嗦的,我也不能免俗,我总会催促她们该洗澡了,该出门了等等。
力力是严格执法的监督者,东西摆放整齐出门随手关灯,这都属于她的管辖范围,所以当她大声喊“是谁又没有关厨房灯!”我跟心坨都自动噤声,或者迅速推脱给对方,但你们知道的,管理者一向都会有一个共同弊病,那就是严格管理别人却疏于自己。
但当我们当场抓获她随手乱放的物品后,她总是以她的绝杀——撒娇,来对付我们“哎呀,人家忘了嘛”我们便也不再不依不饶,就这么放她一马。
心坨就像润滑剂,有别于我和力力的易燃易爆,是我们三人中最温和的一个,她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笑具有把我们jpg的生活转换为gif动图的神奇功效,我们总能因为简单的对话而乐的捧腹大笑,或者刷到好玩的段子跟对方分享后再一起笑。在周日下午,我俩一人泡杯咖啡在同一张桌上备课,偶尔交谈几句,还有比这更惬意的下午么?
而自从买来电子秤后,我俩便开始为了身上忽有忽没的半斤八两肉,而变得斤斤计较起来。没事便要上去踩一踩,睡前踩上去发现比昨天少了一两都会使今晚的梦更甜,而如若增加了也不至做噩梦这么严重,只是会干嚎几句“我怎么又胖了!不能再吃了!”然后仍旧去床上睡觉准备做一个美梦。
我们一进门便把门关上,窗户外面是世界,窗户里面是家,别人不会知道我们这个小家每天都在上演什么样的故事,只有住在里面的我们才知道。但是有些小事却连我们自己都忘了。
哦~不对,如果家里的全身镜会说话,她一定都记得这家小小的房子里每天发生的所有事,因为她对我们是那么重要,每天醒来脸都没洗,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镜子前左看右看,再赶时间出门前也得跑到镜子前,得到镜子的赞许,才满意的出门去。
我们每周都给这个家进行一次大扫除,保持家的整洁舒适,这样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大大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无法想象这座城市如果没有你们,我该是何等孤独无助,因为你们的存在,便可以忘掉刚出校门的不适,因为你们的存在,便可以把出租屋当成温馨的家,因为你们的存在,把他乡变为了家乡……
我不知道以后会怎样,也不敢保证我们这份珍贵的友谊能否地久天长,或许以后有能力买大大的房子,有装修华丽而精致的家,亦或没有。但我都会记得这段“同居时光。”我们的快乐是如此的简单,我们的友谊是这般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