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罗才君老师的《文言文三则》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则《杨氏之子》

1、自读《杨氏之子》,至少两遍,让老师听见声音。

2、理清:杨氏、杨氏之子、杨氏之妻,体会伦理

3、课文中哪句话描写杨氏之子

4、你得到哪些信息:九岁、聪明(特点)、国籍、性别、姓氏

5、十个字介绍那么多信息,总结文言文特点: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板书:简洁明了

6、同桌活动:用这样的方式介绍对方

      甚:很 

7、默读故事里的一件事,圈画杨氏子还被称为什么?

8、杨氏子:儿、其、君

      孔君平:孔、夫子

      板书:称呼丰富

9、哪里体现杨氏子聪惠:

(1)“为设果”,填空:儿为夫子设果,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理解“此是君家果”,孔君平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生的。杨氏子反驳孔雀是夫子家家人。

      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还有一个地方体现杨氏子聪慧:“未闻”。去掉“未闻”,分角色读。体会杨氏子有教养。

10、聪惠:聪明、智慧,惠:贤德、贤惠

11、师生对话拓展练习:

      黄夫子 (黄桃、黄雀)

      柳夫子(柳树)

12、去掉丰富的称呼,试背

              第二则 《世说新语·排调》

1、理解“啖”(口字旁、后文“食”)

2、知道根部是甘蔗头,最甜

3、顾长康吃甘蔗另辟蹊径,从没那么甜开始吃,“渐至佳境”。

4、说说你有“渐至佳境”的经历,完成练习:

    如:XXX啖橄榄,渐至佳境。

              第三则 《古今谭概》

1、理解“疾”,古代“行”为走,“走”为跑。

2、找到张成跑步的特点“每举足,辄不可禁”

3、请生上台表演“必着墙抱树,方止,体犹振动久之。”

总结:

      孩子们今天的学习给老师的印象“甚聪惠”,学习古文要多读,坚持读,发现乐趣,才能“渐至佳境”,读古文就要“辄不可禁”。


观课后感:

      罗老师风趣幽默,在第一则的教学中,以短文内容联系到学生真实的姓氏与家庭角色,明白“杨氏之子”表示姓氏与儿子之义,从而明白“杨氏、杨氏之妻、杨氏之父”,拉近学生与文言文阅读的距离。

      在第二、三则的教学中,罗老师抓住人物“啖甘蔗”“疾走”的特点是:“先食尾”而到达“渐至佳境”的效果、“每举足,辄不可禁”而需要“必着墙抱树,方止,体犹振动久之”,并模仿古文内容进行表演,体会古文言简而传神。

      从生活的此岸,到达文学的彼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纪念自己修改了七次的结果。 问候与致辞: 杨:尊敬的文枫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如约参与今天的文艺...
    杨璐Louis阅读 500评论 0 0
  • 秦时明月是一部动漫厉害了、主角如此之久都还未出宫迎接动漫迷的审判和赞扬。动漫里知道了项羽就是以后的楚霸王、天...
    90后人脉圈阅读 370评论 7 3
  • 童年时的快乐易得,既不要求场地,也不要求时间,随地一蹲,蚂蚁都能看半天。当成了大人就不得自由,有诸多挑剔了。终于有...
    小纸篓和小笔头阅读 2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