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则《杨氏之子》
1、自读《杨氏之子》,至少两遍,让老师听见声音。
2、理清:杨氏、杨氏之子、杨氏之妻,体会伦理
3、课文中哪句话描写杨氏之子
4、你得到哪些信息:九岁、聪明(特点)、国籍、性别、姓氏
5、十个字介绍那么多信息,总结文言文特点: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板书:简洁明了
6、同桌活动:用这样的方式介绍对方
甚:很
7、默读故事里的一件事,圈画杨氏子还被称为什么?
8、杨氏子:儿、其、君
孔君平:孔、夫子
板书:称呼丰富
9、哪里体现杨氏子聪惠:
(1)“为设果”,填空:儿为夫子设果,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理解“此是君家果”,孔君平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生的。杨氏子反驳孔雀是夫子家家人。
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还有一个地方体现杨氏子聪慧:“未闻”。去掉“未闻”,分角色读。体会杨氏子有教养。
10、聪惠:聪明、智慧,惠:贤德、贤惠
11、师生对话拓展练习:
黄夫子 (黄桃、黄雀)
柳夫子(柳树)
12、去掉丰富的称呼,试背
第二则 《世说新语·排调》
1、理解“啖”(口字旁、后文“食”)
2、知道根部是甘蔗头,最甜
3、顾长康吃甘蔗另辟蹊径,从没那么甜开始吃,“渐至佳境”。
4、说说你有“渐至佳境”的经历,完成练习:
如:XXX啖橄榄,渐至佳境。
第三则 《古今谭概》
1、理解“疾”,古代“行”为走,“走”为跑。
2、找到张成跑步的特点“每举足,辄不可禁”
3、请生上台表演“必着墙抱树,方止,体犹振动久之。”
总结:
孩子们今天的学习给老师的印象“甚聪惠”,学习古文要多读,坚持读,发现乐趣,才能“渐至佳境”,读古文就要“辄不可禁”。
观课后感:
罗老师风趣幽默,在第一则的教学中,以短文内容联系到学生真实的姓氏与家庭角色,明白“杨氏之子”表示姓氏与儿子之义,从而明白“杨氏、杨氏之妻、杨氏之父”,拉近学生与文言文阅读的距离。
在第二、三则的教学中,罗老师抓住人物“啖甘蔗”“疾走”的特点是:“先食尾”而到达“渐至佳境”的效果、“每举足,辄不可禁”而需要“必着墙抱树,方止,体犹振动久之”,并模仿古文内容进行表演,体会古文言简而传神。
从生活的此岸,到达文学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