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堂姐又打电话给雪梅诉说委屈:儿子买房我拿出所有的钱,又帮他还房贷;虽然不能帮忙带孩子,我返聘还不是为了他?现在关系搞得很僵。
这不是第一次听她吐槽,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今天她的结局和这三部曲息息相关。做好这三步的,人生有时一种摸样!
01给自己留一部分资金
刘长顺和雪梅都是普通的军垦二代,共同养育了一个儿子,儿子天资聪颖,学习上也不怎么让他们两口子操心,一路开挂考上省城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后留在苏州工作。
工作稳定后,儿子和对象的感情也水到渠成,谈婚论嫁的时候,亲家提出条件:“彩礼什么的,我们也不看重,婚房得有,哪怕按揭也行。”
儿子再三比较看中了一套 小三居,格局、地段都不错。
付首付的时候,雪梅主张:“咱们所有的存款能付50%的首付,这样儿子还贷的压力小一点。”
“还是付30%吧,贷款年限拉长一点。”刘长顺有自己的想法,“钱都给儿子,以后咱俩遇到事再问儿子要?他能拿出来?”
雪梅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也没有再坚持什么,他们把剩余的一部分资金分几个户头存成定期,到期再把利息也存进去。
儿子顺利结婚后,雪梅刚刚退休,也就做好了带孙的准备。
孙子出生的时候,亲家母还在工作状态,带孙的任务就落在了雪梅身上,她有一个原则:每个月的退休工资购买厨房消耗品和自己的必需品,其余开销不参与。
亲家母不能带外孙,承揽了奶粉和尿不湿的开销,儿子儿媳经济压力不大。
一晃三年过去了,孙子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亲家母退休后,承接接送外孙的任务,雪梅这才回顾家庭过正常的日子。
刘长顺的工资维持基本生活,每年还能跟团出行一次,春节、六一给孙子包个红包,雪梅的退休工资零存整取。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长顺也到了退休状态,雪梅内心不安稳:“现在亲家一家和儿子住在一起,以后我俩怎么办?”
“生病互相照顾,忙不过来就请护工,最不济住养老院,钱多就住条件好的养老院。”刘长顺继续分享,“也可以考虑到外地旅居,合适的话买个小房子。”
“也是,有很多钱的父母,不愁每人养老,不过咱们的钱还不够多。”雪梅自嘲,“有工资,有住房,还有存款,这就足够了。”
02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雪梅年轻的时候就是宣传队的 队员,喜欢唱歌跳舞,身材保持得不错,不带孙子后,就加入了老年模特队,训练、演出、参加比赛,一天天忙得不亦乐乎。
刘长顺上学的时候就是速滑队成员,退休后重拾爱好,冬天背着冰刀在冰场上驰骋,而夏天的时候又计入骑行队,每天下午骑行两个小时,全身心都得到锻炼。
各自有爱好,饮食规律,各忙各的,家务共同负担,竟然也没有什么矛盾。
03维护亲情
平时刘长顺和雪梅不怎么打扰儿子的生活,雪梅亲自见证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和不容易,周末,儿子休息的时候,一家人视频,除了问候儿子一家的生活,就分享自己生活的乐趣,从来不要求儿子给自己付出什么。
“爸妈,我这边忙走不开,不方便回去看你们,要不你俩过来住一段。”儿子怎么着也感觉不好受。
“现在视频通话这么方便,我们两个好好的,你就放心吧!”刘长顺的乐观感染着雪梅。
“我们就不过去了!”雪梅不过是不想给儿子添麻烦而已。
子女们长大成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爱孩子是本能,但给孩子花钱要有个度,一定给自己留一部分资金备用;还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充盈养老生活;维护亲情,少一些负能量,更不要用亲情绑架孩子,他们已经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