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萃取训练营】作业2:忍住,先不画—弄清楚自己的目的

这次的作业是要理清楚学习的目的。

第一步:选取一个知识萃取主题。

这一步,我就纠结了,因为我感觉自己需要萃取的知识主题太多了。考虑到将要萃取的主题最好满足以下条件:

学习时间:比较短或者有阶段性,最好和萃取营学习时间保持一致;

学习主题:是目前正在学习的东西;

学习目的:可以给自己带来直接效益

结合目前学习的《知识萃取训练营》、《认知笔记法》、《思维导图》、《手绘》,我将主题锁定在“培养自己的视觉化思考”。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视觉化思考,范围还是挺大的,如下图,提到了视觉化思考的资源和工具。


可视化思考

当然也在知乎上搜到了老师这张可视化思考的图,里面同样提到了可视化思考的工具:思维导图、一页纸企划书、方格笔记本。

可视化思考

还有上节课老师提到的可视化思考模型:思考+工具=达成。


可视化思考

于是我想,在这段时间不如学习【学会用可视化思考工具—思维导图萃取知识】这一主题。主要有以下目的:

1、用思维导图梳理自己的思路,让自己思路清晰

2、能用思维导图做分享、讲座、开会的笔记

3、可以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笔记,增强自信

其中,梳理思路的目的是最主要的目的。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可以辅助自己的思路清晰,属于附加目的。而分享思维导图成品则属于一个成果输出,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同样属于附加目的。

第二步:设定目标,符合SMART原则

因此,我的学习目标如下:通过半个月时间(12月14日—12月30日),初步学会用思维导图工具梳理自己的思路,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最后能把整个萃取营课程梳理成一张思维导图。具体为:每周做2个萃取营课程的思维导图笔记和2个思维导图版作业和1个其他思维导图笔记,促进个人思维能力提升、职业能力提升。

具体:输出整个萃取营课程的思维导图,得到老师的满意。

可度量:每周输出:2个课程思维导图笔记+2个作业思维导图

可实现:有老师、有课程、有书籍等相关资源

相关性:这个目标可以辅助自己的职业技能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有时限:半个月时间(12月14日—12月30日)

第三步:选取知识渠道

知识萃取营实验室课程线上课程

思维导图训练营线上课程

认知笔记线下课程

看书:工作型思维导图书籍

第四步:选取1-2个相关的内容,看能否织成网

目标辅助目的,看书辅助萃取营线上课程。

(这块做的不好,等听完老师课程后,再输出一版出来)


学会用可视化思考工具-思维导图萃取知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