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正在读《爱的艺术》,里面有句话,我觉得是越读越有味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句话我其实已经读了很多遍,觉得有道理,可是好在何处,感觉自己不是特别清楚。
有一天,我又慢慢读,发现前半句是水果和草莓相联系,可是下半句立刻是对葡萄下结论!这种分析手法跳跃性大,但是说理又清清楚楚!我们思维都还停留在草莓成熟的时间,下面又提到了葡萄。句子到底有何好处呢?假设作者前后都以草莓作比,效果如何?好像分类清晰也能说明道理,但是与原句相比,缺少了灵动性。
文如看山不喜平!文章的波澜起伏除了文章结构,最美的就是这些句子了。一个个句子组成了文章,句子通顺完整,这是我们平时强调得多的,句子生动的时候我们过多倾向于修辞,其实句子生动应该体现在这种变化上,这种变化依托于作者对于词语的灵活使用。
我们在构句时花点小心思,就会让句子呈现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美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