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师:孙涛
评析专家:邢岩
幼儿园: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幼儿园
设计意图
吃安全的食物,是幼儿身体健康的基础,而食品保质期与食物安全密切相关。大班幼儿对数字很敏感,每次吃带包装的事物时,都会发现包装上有一串数字。《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应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所以,我设计“健康小卫士”活动,引导幼儿去关注食物的保质期,了解吃过期食品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常用的食品安全知识,掌握简单的辨别方法。
(2)知道不吃变质的食品与自身健康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年、月、日、数字,会看日历;事先让幼儿寻找一些有保质期的食物。
(2)材料准备:标有保质日期的字卡1张;各种食品(正常的食物和变质食物)的图片9张;提前一周在自然角放置一个慢头、一杯牛奶,请幼儿观察食物的变化。
(3)环境准备:布置“健康超市”里面有4个货柜,各种标有保质期的食品、各种物品,其中包括过期产品及无标示保质期的物品。
活动重点
了解常用的食品安全知识,拿握简单的辨别方法。
活动过程
1.情景讨论:肚子疼是谁养的祸
(1)情景表演:配班教师手里拿着牛奶,喝完后痛苦地说肚子疼。
师:你们猜一猜他为什么会肚子疼?
(2)幼儿分组讨论猜测后,分别派一名代表说一说原因。
(3)教师结合幼儿的猜测渗进卫生小常识并公布答案。
师:原来都是牛奶惹的祸,这个半奶过期了,所以吃了才会肚子疼。吃了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就会出现肚子疼、头晕、呕吐的症状,严重了还要去医院、所以,会看保质期买食物以及能够辨别食物是否变质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2.认认、找找保质期
(1)师:你们平时和爸爸妈妈购物时,有注意查看食品的保质期吗?你们知道什么是食品的保质期吗?怎样看保质期呢?(幼儿自由回答)
(2)通过“找一找”的活动,引导幼儿寻找保质期的位置。
①请幼儿来到“健康超市”,选择一种食品,寻找上面的保质期。②请个别幼儿尝试介绍自己选择的食品。
师:你买的食品过期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保质期印在什么地方?
③鼓励幼儿当“健康小卫士”一起推算保质期,验证之前小朋友购买的食品是否过期。
④请幼儿相互之间交流自己拿到的食品的保质期在哪里,是否过期。
小结:食品有效保质期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种,有的食品包装袋上会直接告诉你保质期的最后一天是什么时间;有的食品包装袋上会写上生产日期,没有标出保质的截止日期,但标明了保质期的期限是多长,这就要求我们去推算有效的保质期截止在哪一天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我们只要仔细识别保质期的期限,就能买到放心的食品。
3.观察、发现、准确辨别变质食物
(1)出示已在自然角放置一周的馒头和牛奶,与正常的馒头、牛奶做对比,请幼儿分组观察,尝试分辨新鲜的食物和变质的食物。
(2)请幼儿分别交流自己判断新鲜食物和变质食物的方法,如气味、颜色、质地的变化等。
小结:刚才小朋友也看到了,除了观看食品的保质期,我们还可以通过食品的气味、颜色、质地的变化等来看看它是否有异常。比如,当食物长了黑斑、绿毛或者有不正常味道后,就可以判断出它变质了,小朋友记住这样的食物一定不能吃。
(3)头脑风暴:逐一出示判断图, 请幼儿辨别健康的食物和变质的事物。如果是健康的食物,请幼儿拍手表示:如果是变质的食物,幼儿则不拍手,从而巩固幼儿对变质食物的认识。
(4)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买东西时看保质期的好习惯。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小朋友们已经变成“健康小卫士”了。今后,你们在跟随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时可一定要看清楚食品的保质期,在吃食物时一定要仔细看看它是否有异常,记住变质、过保质期的食物不能吃也不能买哦!
附:图片
正常的食物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变质的食物
图30 图31 图32 图33
专家评析
此次活动内容新颖,符合《《纲耍》实施细则》中提出的“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原则。
活动以“到超市买东西”情景贯穿其中,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探索学习。为了引发幼儿关注食品保质期的兴趣,教师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思考:“什么是食品保质期?为什么要有保质期?吃了过期变质的食物我们会怎样?”从而自然地过渡到寻找食品保质期的位置、了解保质期的年限以及学习识别保质期的截上期限等相关问题,并日提供实物请幼儿操作,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巩固幼儿对于保质期的认识。此外,还通过实物与照片直观地让幼儿看到变质的食物有什么特征,从而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建议
(1)在班级创设一个角色区域“小超市”,在超市中投放各种标识保质期的食品袋、盒、罐及用品等。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当顾客挑选食品,尝试辨别保质期。
(2)活动中,教师可以把一些过期和没有过期的食品混放在一起,请幼儿分一分类,把过期和没过期的食品分出来,巩固幼儿识别保质期的能力;同时,引导幼儿学会用感官发现食品是否变质,闻一闻是否有酸味,看一看是否有霉点。
(3)以食品保质期为引子,引出在生活除了食品有保质期外,其他的东西也有保质期,如药品、化妆品、电池等。教师可以将这些物品一一展示,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它们也要有保质期呢”,进一步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