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的书《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看书名挺成功学的。网上对于此处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反对者的观点是本书讲的都是一些正确的废话,书中都是一些普世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执行起来难度很大。支持者的观点是作者从许多普世的道理中拎出来7条原则,并搭建了一个框架,指导个人的成长和社会交往的成长,是一个很好的行为指南。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本书的影响很大,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在本书的启示下,帮助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原则与使命(听起来或许有点虚),对自己以及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看待方式(即所谓的价值观)。
现在有点理解:为什么在西方的葬礼上,会让逝者的亲人和朋友念悼词来描述逝者与自己的故事,对自己的影响。这或许就是逝者给世界带来的东西,是其存在意义的反映。在很多人物传记和小说中,都会有这个场景:主人公在生死关头突然顿悟,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悔恨之前的蹉跎时光。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如果再给我一天,我一定....”。
我们只有在面对死亡时,才想到思考“我为什么存在,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开复先生之前经历过一场癌症,才写了一本《向死而生》来反思自己的生活。这样来看,好像我们都需要靠面临偶发性的重大事故来刺激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对这个问题还是越早弄明白越好吧。
回到本书讲的7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己解彼、统合综效;不断更新。7个习惯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个人发展与社会适应。
个人发展:积极主动(选择的自由)、以终为始(选项的自由)、要事第一(行动的自由)。
社会适应:双赢思维(尊重)、知己解彼(理解)、综合统效(创造)。
不断更新原则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了。
下面具体说说每一项原则吧。
1. 积极主动
外界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就是你的信念。你的原则和信念(也就是前面说的“我存在的意义”答案)会影响你对外界刺激的看法。比如说一个四肢残疾的人,他的原则和信念如果是“向世界传递正能量”,那他在面对生活上的各种挑战时,会积极主动转变心态,把每次挑战看成向世界传递正能量的机会。
当然。也并没有强行向大家灌鸡汤的意思。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在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前,请一定记得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 以终为始
在确定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后,可以细分出一条条价值观和目标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在智力上进行第一次创造,然后在体力上进行第二次创造,即付诸实践。领导是第一次创造,管理是第二次创造。领导关注“我想成就什么样的事业”;管理关注“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是做正确的事。
我们可以在每次行动前,反思这次行动的目的是什么,什么事做,什么事不做。根据目标决定哪些要做,哪些不做。
3. 要事第一
在决定哪些事不做,哪些事需要做之后,就需要对要做的事进行排序,优先解决重要的事情。在确定好前进的方向之后,需要规划如何达到目的地。这就涉及到个人管理了。书中提到了一个不错的个人规划的框架:职责—任务—计划(时间表,分配时间)。
在要事第一的原则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通过授权对他人进行管理。授权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达成共识:
预期成果:明确的结果(时间截点+结果)。
指导方针:确认评估标准,事先告诉对方可能会出现的难题与障碍,但不要告诉他们要做什么。
可用资源:告知对方可用的人力、财务、技术资源。
责任归属:制定业绩标准,并用这些标准评估结果。
明确奖惩:明确告知他们评估可能导致的结果。
现在反思起来觉得”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原则有点类似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到的“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突然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很多原则是有很有指导性的,可惜被教育的方式给玩坏了,成为了一种形式主义。
个人发展的三个原则可以总结下:
在确定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后,个人生成了自己的价值观来积极主动响应外界反映。接下来,他们才能分辨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做到要事第一。
这三个习惯建立之后人们就可以获得个人层面的成功,得到内在的安全感。对应到战略、战术和执行三个层面,积极主动是战略,以终为始是战术,要事第一是执行。
4. 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需求,还要尊重对方的需求,达到双赢。与双赢思维对应的是输赢思维。输赢思维认为自我价值只有通过比较和竞争才能实现。如果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比较才得以实现的,那内在价值毫无意义,只会在乎外在表现。
实现双赢的四个步骤:
a. 从对放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对方需求);
b. 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
c. 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d. 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性。
5. 知己解彼
首先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我们常说的同理心大抵就是如此了,和对方达到良好沟通的前提是你能充分理解他。说到同理心,想到之前看过的一个动画片。大意是一只小熊掉进了一个洞里,路过一只狐狸,狐狸跳进洞里和小熊说:”我理解你的感受“,这大概就是同理心最好的诠释了,与你一起感受。
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会联系我们自己的经历。形成四种自以为是的“自传式回应”:
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刨根问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自以为是——依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6. 统合综效
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双方的需求有冲突时,协调双方的需求,寻找综合统效的第三条解决问题的道路,将生命中的点连接起来。
社会适应的三个原则可以总结下:
双赢思维是我们的战略指导,为了达到双赢,我们采取”知己解彼“的战术,最后再以统合综效的方式去执行。
7. 不断更新
不断挑战自我,更新自我。因为生命中的难题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
最后,附上一些很有意思的摘抄:
只有真正拥有过,才会懂得分享。
唯有参与,才有认同。
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遭遇的回应。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距离:人并不是巴甫洛夫的狗,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就有创造价值的可能。
最难的是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它让你跳出了受害者的心态——你不再是自己基因或环境的结果,你是自己价值体系和远景结果,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这样的思维会给你内在的安全感,让你能采用双赢的思维,用别人的参考体系思考问题,开放地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断更新自我。
love is a verb, not only feeling. 爱是动词,不是感受。(不要说没有爱情了,要说你主观要不要爱)。
同理心倾听(epathic listening):复述语句+加入解释+体会心情+带有感情的解释。
以平静的心去接受无法改变的,勇敢的心去改变能改变的,智慧的心去辨别它们。
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
凡是秉持自己的信念而活着,就能产生自尊自重与自制力,并且内心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