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知道!你说的这个游戏非常经典,它通常被称为 “阿卢游戏” 或 “Alu 游戏”。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团队协作与沟通游戏,经常被用于破冰、团队建设或系统思考的 workshops 中。
---
游戏的核心规则
你描述的规则非常准确,以下是这个游戏的标准化设定:
1. 游戏目标:
· 每个小组的目标是让本组所有成员按照正确的顺序排成一列。
· 这个“正确的顺序”通常是指所有成员根据自己手中扑克牌的点数(从A到K),从小到大排列。
2. 关键限制:
· 禁止说话: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玩家不能使用任何语言进行交流。
· 唯一的“语言”:玩家唯一被允许发出的声音就是 “Alu”(发音为“阿卢”)。这个词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它是一个被赋予特定功能的信号。
3. “Alu”的用途:
· 当一名玩家走到另一个小组时,他必须大声说“Alu”来打招呼或示意。
· 更重要的是,“Alu”是交换小组的唯一凭证。一个小组只有当另一名玩家过来说“Alu”时,才能放走自己组内的一名玩家(通常是让他去交换)。没有“Alu”,就不能换人。
4. 游戏流程:
· 游戏开始时,所有人被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每人随机分发一张扑克牌(自己可以看到)。
· 游戏开始后,玩家可以自由走动。如果他想加入另一个组,必须走到那个组,说“Alu”。
· 该组收到“Alu”信号后,必须放行一名组员(可以是刚来的这位,也可以是原来的组员),这名被放行的组员必须去其他组寻找机会,并同样通过说“Alu”来尝试加入。
· 玩家在组内时,需要通过无声的方式(比如手势、表情、身体语言)与其他组员沟通,比较牌面大小,试图理清顺序。
---
游戏揭示的深层意义
这个游戏的魅力远不止于规则的趣味性,它深刻模拟了组织和社会运作中的多种现象:
1. 沟通的障碍与创新:
· 不能说话代表了组织内部常常存在的沟通壁垒(如部门墙、专业术语不同、沟通渠道不畅)。
· 玩家被迫开发出一套非语言的沟通系统(手势、画图、跺脚等),这体现了团队在限制下创造新沟通协议的能力。
2. 系统层级与资源流动:
· “Alu”是一个关键的“令牌”或“资源”。它就像是系统中有限的、可以触发行动(换人)的许可证或关键资源。
· 这模拟了现实世界中,人才、资金、信息或权限的流动往往需要特定的“凭证”或“协议”。
3. 局部优化与全局目标:
· 每个小组最初都专注于把自己组的顺序排好(局部优化)。
· 但他们很快会发现,如果没有人带着“Alu”出去交换,整个系统就会陷入僵局。必须有人为了全局目标(所有人在整个大团队中排好序)而牺牲局部稳定性(放走一个已经排好序的组员)。
4. 领导力与自组织:
· 在混乱中,通常会自然涌现出领导者,试图协调行动。
· 游戏展示了没有中央指挥的情况下,团队如何通过自组织来解决问题。
5. 瓶颈与系统思考:
· 如果一个小组长时间没有收到“Alu”,或者一个玩家拿着关键的牌(比如A或K)被困在一个错误的组里,他们就会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
· 这迫使玩家思考整个系统的动态,而不仅仅是自己眼前的小组。
总结
“Alu游戏”是一个关于沟通、协作和系统思维的强大隐喻。 它让参与者切身体会到:
· 打破沟通壁垒的重要性。
· 为了整体利益,有时需要牺牲局部利益。
· 清晰的规则和协议(即使是像“Alu”这样简单的)对于协调复杂行动至关重要。
当你玩这个游戏时,最后的胜利通常不属于那个最早把自己小组排好序的团队,而是属于那个最先理解游戏系统性本质并主动推动全局协作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