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刷到“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2到28岁”,评论下一片骂声,更有网友调侃道,再坚持两年单身就不用生了。
为何在经济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反而越来越多人不想生孩子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当今社会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视野眼界早不同于过去,更多的女性有能力实现经济精神的独立,对男性的依附程度越来越小,在此基础上精神层面上层建筑自然有质的进步,从以前依靠男性养活的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思想,到现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更注重自身感受的转变。
受父母的婚姻影响,我从小就对婚姻和生小孩感到抗拒,妈妈在二十岁的时候便生下了我,在她仍是个孩子的情况下便有了自己的孩子。
对年轻的她而言,在婚姻和生孩子这件事上基本没有选择权,父母之命媒酌之言的道德和社会风俗绑架下,嫁给了没见过几次面的父亲。
我从不相信这种一结婚就生小孩就过上了鸡毛蒜皮的生活可以上演什么日久生情的荒唐剧情,即使不幸福也只能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道德烙印强迫自己就范,向一地鸡毛的生活妥协。
在他们不止一次鸡飞狗跳的争吵下,类似“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跟你离婚”的话,一次次加深我对婚姻的反感抗拒,或者是说对不幸福不自由无逃脱选择权的恐惧。
即使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不幸福婚姻,我妈在对女儿的择偶观念上却有难得的清醒。在家人利益驱使的择偶相亲观念下,我妈一直鼓励我自由恋爱,不要被太多约定俗成的观念束缚,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
其实长大后,童年那些父母婚姻带来的不良影响已慢慢化解,对婚姻也不再抗拒,只是在选者是否生孩子,什么时候生孩子这件事上,更希望有选择的权利,得到更多的支持与谅解。
二是客观因素影响。对很大一部分而言,与其说生孩子出于主观意愿选择,不如说是对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的妥协。现今中国北上广深的青年们,在居高的房价和生活重压下,难有余力去生养一个孩子。
在现代生育教育的观念影响下,生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无力提供昂贵的生育成本是当代年轻人不敢生的重要原因。
在生理上,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2到28岁的观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大部分仍在工作起步阶段或仍在求学晋升,这是个生理上生孩子的黄金阶段,更是工作学习自我提升的成本最低的黄金阶段,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或许将永远错失自我提升的机会,即使以后有机会,也会付出更高的成本。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这个时间生孩子无疑将付出更多沉没成本,而把这些成本用在工作学习,会对自己以后的人生提供更夯实的保障。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很多,毕业两年,工作尚不稳定,无疑想花更多时间去实现自我提升,在人生最美好的年龄结婚生孩子完全不在人生清单之内。
而个人和家庭、社会的矛盾点最容易在这一阶段激发,家庭和社会觉得在合适的时间应该做合适的事情,不然就是反社会的异类,见过太多大学毕业就开始被催婚催生的年轻人。
我理解家长们的想法,但也希望大家都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何为合适的时间?在我看来,如果家庭能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无后顾之忧,个人也有意愿,这就是一个合适的timing,如果客观条件与客观条件未达到一致,就并非合适时间。
简言之就是,有钱又有闲,想生就生吧;没钱没闲,就不要生出来“祸害”孩子了好吗?
生与不生,想不想生,是一个选择题而非判断题。
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是否生孩子的选择会愈发自由,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只是很多人未意识到这一点,或许未曾觉醒,或许未够勇气和坚定决心坚持心中所想。
希望我们都有能力和勇气去做这道选择题,而不是被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把它变成一道判断题,更希望社会的自由度更高,让自我选择的实现不再是天方夜谭的夙愿。
或许一切很难,历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艰难的,这举步维艰的一小步,会是我们人生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