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周-投资的刚需是什么?-避险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投资,其实也就是说,投资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有任何风险的事物可能都算投资。

当面对风险时如何看待冒险行为?

两种角度,一种从观察者、一种是行动者。

关于冒险观察者和行动者的理解会不同。

行动者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避险上,而不是如何冒险上。

冒险常常是他人对冒险者的理解,而不是所谓“冒险”成功人的行动。

作为观察者:当我们看到有人完成高难度动作的时候-我们是观察者,他们是行动者-他们若是“经验丰富”,那所谓的“经验”,更可能是"避险经验",而不是“冒险经验’;而若不经提醒,我们这些观察者就可能出现理解偏差,误以为人家所拥有的那丰富的东西是“冒险经验”

为什么别人眼中是冒险?其实未必想要误导大家,这只是源于他眼中的朴素观察。

因为不是专家,所以在他眼中的很多行为都是冒险。

当他不明白为什么在不明朗的前景下,投入这么多的金额,怎么在新型的领域投入这么多的赌注。

当不理解只能用“冒险”去解释。这样模仿起来,都会事与愿违。

作为行动者:这世界上最可怕的并不是风险本身,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冒险。

怎么知道自己或他人是否在盲目的冒险?

是否有能够解释每次“冒险”的依据。是否是挺别人说的,是否只是从媒体报道中认为的。

询问自己和别人细节,盲目的冒险这些问题或模糊不清,但是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总会给出清晰的依据。当自己作出判断的时候,你才有机会站在一旁去观察“傻瓜们冒险”

将冒险作为投资的刚需,还是避险作为投资的刚需?

对于一些人来说对投资就是“冒险的举动”也就是盲目的赌博,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则是价值观驱使下的必然行为。

盲目的赌博短期内是可以获得利润,但是如果将时间拉的足够长,基本上是血本无归。而如果以避险为刚需,也会遭受损失,但是将时间拉的足够长,即无法大富大贵,也不会遭受财务上的重创。

避险需要向其他刚需一样,需要在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进行准备,看傻瓜如何冒险。

在别人看开来”冒险举动,在当事人看来只是理性判断下的合理选择而已。

“有勇有谋”看起来是一个并列短语,但实际上“有勇”很可能是“有谋”的结果,而不是同时发生的情况。

在外人看来每一次惊心动魄的冒险,对于行动者来说,可能已经在脑海中演练过无数编了。

他们想到了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并针对每一种情况想处了对应的策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会展现出过人的“勇气”、孤注一掷地做出自己的决定

当自己冒险的时候如何避险?

在资本安全上;在人身安全上。

一、人们为什么无视资本风险,而不能无视人生风险

人类对财富、资本的认识,实在是不多、不久、不够,实在是太少、太短、太不够了,没有形成基因记忆。

而人类对大自然的时间是十万年,面对对自己有威胁的事物,都会感到恐惧,这些恐惧,早已植入基因勇敢的“冒险举动”,在当事人看来只是理性判断下的合理选择而已。

1、人类开始使用才几千年的时间。

2、人类拥有足够财富的人群比例一直是比较低的。

3、人们对复利的概念了解不清。

4、人类社会从未停止过动荡,古今中外都一样,每一场大的动荡本质上都是对财富拥有者的杀戮,于是,对于

5、人类真正研究经济的运作规律,从亚当斯密开始,也就不到300年。

6、人类对投资市场的探索,只不过是200年前才开始的。

7、人类对概率额真正认知,从十六世界开始,应用到资本上、应用到风险评估上,也就100年的时间

生存法则

一、安全第一;

二、成为专家;

三、看傻瓜们冒险。

最终结论:

做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深入思考到你的结论已经和绝大数人不一样-要做到“特立独行且正确”才行。这样的时候,你做出来的事情,别人会吓到,他们觉得你在冒险,你却知道实际上市怎么回事。

有感:

面试也是需要的是避险,将风险降到最低,我们找人专家咨询,专家也不能完全消除风险,只能帮你将风险降到最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