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04

五行大义序(续)

上仪同三司城阳郡开国公萧吉撰

原文:

若夫参辰伏见。日月盈亏。雷动虹出。云行雨施。此天之象也。二十八舍。内外诸官。七曜三光。星分岁次。此天之数也。山川水陆。高下平污。岳鎭河通。风回露蒸。此地之象也。八极四海。三江五湖。九州岛百郡。千里万顷。此地之数也。

现代语境:

参星与辰星的伏藏与出现,太阳的远近与月亮的盈亏(圆缺),雷电和彩虹的出现,云行雨施(云的流动与下雨),这都是天的现象。将周天分为二十八星宿,星宿内外分布诸多天星(紫薇宫,西方为大小熊星座,内外分布诸多天星),日、月、五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称为七曜,日月星合称为三光,以天上星宿对应地的划分,以木星纪年岁次,这都是天的数。山川河流、陆地,高处低处,平坦低洼,山岳城镇,河流通达,风之回旋,露之蒸腾,这都是地的现象。八极四海(陆地四周均为海洋),三江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九州百郡,千里万顷,这都是地的数。

九柏注:参星与辰星。《晋书·天文志上》:“参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参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原文:

礼以节事。乐以和心。爵表章旗。刑用革善。此人之象也。百官以治。万人以立。四教修文。七德阅武。此人之数也。因夫象数。故识五行之始末。藉斯龟筮。乃辨阴阳之吉凶。是以事假象知。物从数立。

现代语境:

礼仪用以节制人事,音乐用以调和心灵(调和内心情绪),官爵用以树立模范与标杆,刑法用来匡正错误(使之向善,改过自新),这都是人类的现象。以百官进行治理,以万人立事,用文、行、忠、信四教以修治文化,用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合众、丰财七德建立武功,这是人的数。依据象与数,认识五行的来龙去脉;凭借龟卜与筮占,才能辨别阴阳的吉凶。因此,事情假借象得以认识,事物依从数得以确立。

九柏注:七德,指武功的七种德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梁书·武帝纪》:“大司马攸纵自天,体兹齐圣,文洽九功,武苞七德。” 唐 柳宗元 《柳州贺破东平表》:“五兵永戢,七德无亏。” 明 杨慎 《凤赋》:“览七德,律五音,通天祉,应地灵。”

九柏笔记:这一段高度概括了古人对天地人的关系的认识,天的象与数是什么?地的象与数是什么?人的象与数是什么?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么通过数与象而穷尽天地规律,从而知道人顺应天地而尽人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佛系,简单来说就是皈依我佛,风轻云淡,不发怒,不吵架的人。我们所说的佛系其实已经跟佛门没有什么关系,就是借了这个名...
    高傲公子阅读 4,608评论 0 1
  • 十天的精读营活动结束了,感慨良多。有高兴,终于结束了啊!但隐隐觉得自己还有点恋恋不舍,这是为什么呢? 记得上次清单...
    绿水青山空谷幽兰阅读 2,976评论 1 4
  • 2012年9月 我记得那年高考结束,心情糟糕透了,因为本身的高考成绩的原因,选择了再次补习高三。现在回想起来,感觉...
    胡袁强先生阅读 1,319评论 0 0
  • 一只鸟儿飞到哪里都是树, 两只鸟儿落到哪里都是家! 用心感受对方的节奏, 慢慢调整、跟紧, 就这样一致地走下去, ...
    安梦瑶阅读 1,3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