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创作:南北差异之晒木头。

阴雨连绵了好几天,太阳终于冒出了头,隔壁家的邻居又开始晒木头了。

被劈好的木柴大小统一,整整齐齐的靠在朝阳的墙边上,如同一个个卫兵一样,竖的挺直。

我家一岁多的小宝宝,总喜欢迈着蹒跚的脚步,用小手去抓那些木头,害得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把她从木头堆里抱回来。

我第1次看到邻居这种行径是感到10分的新奇,在北方木材虽然也是一种常见的东西,但没有人去特意晒木头。

在我的老家,那些砍伐下来的树干大多随意的堆在路边,任凭风吹日晒。

邻居家的木头都是用来烧开水灶用的,那位个头不高的老大爷每日里骑着自己的破旧自行车四处溜达,偶尔在村头捡到一截长木头,心情愉悦的跟什么似的,绑着木头的自行车咣当响,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捡了便宜似的。

木头被捡回来之后要经过处理的,老大爷会先用锯子将木头锯短,然后再用斧头爱木头,这样一天的时间就在锯木头砍木头的劳作中消耗过去了。

我其实是非常不理解的,现在烧开水这么方便,一个电动热水壶也花不了多少钱,干嘛劳心劳力的做这种事情?

但村里不光邻居如此,整个村里的老人们都喜欢捡木头,在北方随处可见的木头,在这里都被大爷大妈们当宝贝给收藏起来了。

我曾经问过邻居,为什么你们那个时候都用木头烧灶?用煤炉不好吗?

邻居一口的南方口音说道:

“哪里有煤可以用哦?公家的煤球也太贵,不如烧柴火方便。”

听了这话我明白了,南方和北方到底是不同的,我如今所处的这个南方城市煤资源缺乏,人们祖祖辈辈都用柴火做饭,虽然如今有更方便的煤气和电灶,可老人们还是改不了旧习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