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言,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其认为“为富”与“为仁”是根本对立的。然而对于当今社会,孟子之言可能并不适用。在如今的社会里,为富亦可为仁。
为富是指创造财富,积累财富。人们需要为富。从个人层面上来说,为富可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是人们行他事的物质基础。于社会而言,个人财富的实现和积累有助于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为仁指的是行善举,做善事。人们需要为仁。于个人而言,为仁可以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于社会而言,日益增多的行善者,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形成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为社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为富与为仁相互统一,共同进步。为富需要为仁。虽然为富者“为不仁”所带来的收益是快速的、巨大的,但是由其“不仁”之举所带来的形象损失更是不可逆转的。为富者若想持续“为富”,则需以“为仁”为基础。同样,为仁需要为富。行善事需要投入时间、金钱等成本。如果为善者尚且无法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求,又谈何帮助他人、造福社会。因此,为仁为为富提供持续动力,为富是为仁的物质基础。
诚然,在当今社会,为富且为仁并非易事。于为富者而言,逐利是人之本性,倘若此时监管惩罚制度不到位,那么为富者很有可能选择行成本更低、收益更高的“不仁”之事。于为仁者而言,得不到回报与认可的付出无疑是在打压其热情与信心。
若想真正实现为富且为仁,需要多方的努力。对违法者的纵容,就是对守法者的惩罚,对旁观者的示范。只有更加严格的监督与惩罚机制,才能让“不仁者”无藏身之处,才能提高为“不仁”之事的成本,让不仁者切实体会到行“不仁之举”的代价。同时,更加完善宽容的奖励机制是对行善事之人的鼓励与支持。此外,为仁者也应提高自身素养,迎合市场规律,抓住机遇,努力实现自身财富的积累。
为富亦可为仁,为富需要为仁,为仁也需要为富。为富且为仁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2015论说文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