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时代、时代

这是一个物质与精神失衡的时代!

这是一个整体价值观扭曲的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浮躁与焦虑的时代!

从胎教音乐到早教课程,从奥数培训到简历包装,孩子们一出生就被被切割成无数个冲刺阶段。我们似乎越来越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十分钟“读完〞《百年孤独》,三分钟“看透”《资本论》,刷剧要开三倍速,读书只翻干货页,连35岁都成了职场“坎儿”,感情可以速配,学历可以速成,没人在意过程,人人只关注结果。

医患之间先录像再问诊,师生关系变成知识买卖,连扶老人都要先找目击证人。传统节日沦为购物节,方言传承要靠网红带货,古籍经典在图书馆落灰,网络烂梗倒成日常用语。科研追求短平快,艺术创作蹭热点,本应深钻十年的领域,变成赚快钱的修罗场。

数套房产,回家却找不到归宿感,月入几万,内心依然空虚需要酒精才能助眠。微信好友上千,闲暇时找不到人聊天;相亲简历写满年薪房产,独独缺少懂得爱人这一栏。年轻人二十岁就开始规划退休生活,35岁感觉像是到了世界末日,而六十岁老人反倒直播当网红满世界寻找存在感。

线上聊天表情包成堆,线下聚会各自刷着手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面对面还需要用手机交流。我们建起了全球无二的摩天大楼,却拆毁了连接心灵的亭台楼阁;研发了强大的智能算法,却丢失了感知美好的本能。就像过度施肥的农田,看似产量暴增,实则地力枯竭——钱包鼓胀的获得感,掩盖不了精神饥渴的灼烧感。物质上的丰盈感,代替不了精神上的荒芜感!

凡此种种之乱象,构成了当代社会主流场!

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把自己逼成了焦虑和扭曲。少些攀比与贪心,生活就会就会多些真诚与宁静。尝试关掉滤镜直面真实生活,撤掉手机支架面对锅碗瓢盆,试着去读一本很久之前就想深读的书,去菜市场感受一下带着泥土芬芳的四季时鲜,养一盆需要时刻照料的鲜花,与家人来一场心与心的交流,相信一次陌生人伸出的手,走进户外田野感知一下春或者秋......

当每一个人都在尝试从细微处改变,当所有人都在相向奔赴,我们就能在急功近利的荒漠中,种出下一片文明的绿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