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下,我最近以来的文章(都在自己公众号哈,简书上很少),一般写完一篇只要一小时,包括立意,写作和排版。虽然写的还不怎么样,但是有一些朋友有学写作的需求,而我的方法论是人人都能用的,所以在这里分享出来。
要想一小时内,写出一篇还有点样子的文章,需要清楚俩件事情:1,快速写作的基本原理;2,与原理对应的基本操作。下面细讲:
写作,从整体流程上看,属于信息输入-处理-输出三个阶段的最后一个阶段。输入,就是让你的大脑接收信息,处理,就是将这些信息真正进行消化,接下来的输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写作,也可以是演讲。
要想快速输出,根本的诀窍是,在写作的时候,你的思考过程是快速的。而要做到快速有效的思考,需要理解一个概念:知识是网状的。
这个概念,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经讲过了。这里再次重复一下:知识的存储方式,不是机械的一格一格的存在大脑里的,而是像一张网一样。调用知识的时候,是基于联想从知识之网中提取。用到写作的情境中,就是对于一个特定的主题,你能展开多少相关知识的联想。
这个原理决定了以下几个基本操作:
第一, 你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就得使你的知识是网状保存的。
如何使自己的知识网状保存呢?我的方法是使用俩个笔记本,第一个笔记本是纸质的,用来将各种知识概念连接起来,也就是应用笔记流技术。所谓笔记流技术,就是用各种箭头,图表将一些核心的知识概念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第二个笔记本是软件,我用的是印象笔记。印象笔记的好处是支持全文搜索,可以作为知识库使用。将纸质笔记本上的知识点摘录进去,平时要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检索快速调用。
第二, 你在构思文章框架的时候,本着思考是基于联想的原则,应该将框架网状化。
这样你构思的时候就能基于联想构思的更快,比如我这篇文章,写框架只花了5分钟。
总结:快速写作的基本原理,是你要明白,知识是网状的。你思考的有多快,你写的就有多块。
另外,在具体写的时候,也有一些基本技巧,可以加快你的写作和排版速度。比如批处理,写文字的时候就写文字,要插图片的时候专门花一个时间段去找图片。原理很简单,人在进行任务转换的时候会有注意力损耗。写着写着去找图片,会让你分心。
当然,对于写作来说,快速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写出好的文章。文章质量的高低,我认为有个冰山理论,可能会让人有所启发。
冰山理论,意思是说:你能看到的海面上的冰山,只是冰山一角。一座冰山,绝大部分是在海面下的。用到写作上就意味着,你所写出来的那部分,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更多的相关思考,别人实际上是看不到的。
以上算是我对快速写作的一点个人想法吧。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都能多写作,因为这确实是一件能够促进自己进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