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一】解读

在这一章释迦摩尼继续强调了一个重点,也就是不要著度众生相,可能有人会发心说要度化众生,需要去解救、帮助他人脱离苦海,可是这样在释迦摩尼看来就是在著相。如果说外界存在需要被帮助的人,那就是在著相,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为如果心里想我需要去帮助他人,就同时有我相和他人相了。如果执着于这些相,就不能够体悟这个本性了。

然后来看待自己,自己好像是️没有这种著相的情况,我不会觉得说外在需要自己去拯救帮助的人,我只是想要去清理自己,当我在清理自己的时候,外界也自然会变得更加的美好。不过当我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也在著我相,因为我会觉得需要去清理自己,需要去完善自己,需要去度化自己,这样的话也就是在著我相,所以自己就觉得需要来把这个我相给清理掉。

这样本性本来就在我心中,它一直都与我同在,本性非相非非相,我一直都在感受着它,它也一直都在指引着我。它在指引着我更好的去感悟空性,去回归到本性,所以就是顺其自然就可以了。这样通过这一章节,我也算是感悟到了自己的问题,不过这个也并不算是什么问题,而是帮我精进的阶梯。虽然现在自己还是会有这种清理、清净、自度的想法,但是只要我超脱出来来看待就可以了。

【二】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三】译文

佛继续说:“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呢?你不要认为如来有这样的意念:我应当度化众生。须菩提,不要如此生心动念。为什么呢?因为实在没有众生让如来度化,如果真有众生让如来度化,那么如来就落入自我、他人、众生和寿者相状的执著之中。

“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有我,即非有我,然而凡夫却以为确实有我。须菩提,所谓凡人,就是如来所说的非凡人,只不过名叫凡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