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能招上人就算是绝了!
出来以后我抽了两根烟,笑了一路回到家。
生产型企业,老板是个江苏人,亲自面试,三个小时绝口不提福利薪资,一句话带出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我这人不太懂得拒绝,就这么尬聊了一下午。
老板自称是该行业的佼佼者,产品过硬,从传统型企业转型做新媒体电商,起步虽有点晚,但oem订单足以让企业资金充裕,自信满满。
作为一个中年人,我以务实稳重的信念去结交伯乐,可人家处处在激发我的不安现状,创业精神。老板口中的创业精神归根结底就是无社保,无底薪,我给你平台,你自负盈亏。
我极力表达自己的意图,我不怕吃苦,自觉勤奋,可这三无待遇着实让我无法接受。我很委婉的说,作为企业您的意愿是否是希望员工长期服务,而不是临时工?老板没有否认。那么企业和员工间的相互保障来源于什么?老板说,企业就不应该给员工保障,因为给了保障员工就会产生惰性,不思进取,混底薪,混福利。
好吧,老板赢了,这能被我归结于法盲的行列了。
老板极为乐于分享故事和论点,有几个奇葩的,我印象很深。
其一,不可以娇惯员工,必须日日鞭策。开始我是持中立态度的,可当他举例后,我便开始憋笑(尿)了。老板说,就比如找小姐,你每次得花钱,一次几百或几千,那么要是找了个情人,虽然每次不花钱,可你花的钱绝对比小姐多,因为你投入感情了,得日日滋养。
我勒个去,如果这样讲,那有价的员工就都是小姐了?如果我要不拿自己当小姐就不该跟老板提价钱,嗯,他肯定是这样想的。
其二,他讲述了自己创业的经历,满是辛酸和苦难。作为倾听者我必是尊敬的,我当这是礼貌,可例子一出,我脑子里只有今晚上吃点什么的想法了。他说有一个员工他出价三千作为底薪,可几个月没业绩,赶都赶不走,这就是给了员工基本保障的后果。再有之前一个员工没有住处,他就答应让其住在公司,表示自己多么富有同情心,可那员工狼心狗肺,对企业不够忠诚。
这种管理乱象怎么能称之为同情心呢?
其三,老板表示自己想找富有激情,对钱渴望的人,后又说前员工信用卡欠债几十万,老板怕他做出什么极端事,自己担责任,哄狗一样的哄走那人。
这矛盾啊,太矛盾了,这欠债的人对钱那绝对渴望啊,且老板给了他平台,加以调教,必定富有百般激情啊,且不要求保险,不安于底薪,因为底薪不够他还债啊。
当然了,如果这时老板如果提出个来钱快的投机方法,我估计这人会飞蛾扑火般勇往直前。
这一下午,我成了不思进取,毫无激情的惰性青年,我的长期服务意愿被定义为安于现状,只求安稳。
好吧,这老板找的不是员工,是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