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态度决定了你在娘家的地位,老公的态度决定了你在婆家的地位。
当然,这是我个人有感,不敢代表所有。
我从一个农村家庭爬出来的孩子,兄弟姐妹居多,我的排行,自然决定了我当时的存在价值,可以说,我是一只候鸟,受待见的不会是我。还好,爸妈没有什么明显性别差比,均等对待。所以,在我心底自认为我也是有存在感的独立个体,这点真的是要谢谢父母。但父母的爱就那多,且无暇顾及每个孩子的需求与差异,我们各自成长,超速成长,以这样的家庭环境。就像现在,大家感觉我什么都会做,什么都能做,我也因此特别嫌弃我老公的自理能力与生存能力。哪有什么都会,只不过,别人过的是童年,我提前进入了成年,生活给我更多的是不得不,一定要,否则,是无尽的指责。所以,小小的肩膀,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不然,靠谁呢?我的妈妈不会帮我们扛起生活,她也无力,只能尽力,作为孩子,以一己之力,倾尽全力。说句不好听的,会的越多,做的越好,存在感和价值感就会越强,就会越受待见。呵呵,感觉好现实。我努力的学好功课,想让老师待见我,在家里得不到的,努力外求,这样,我爸爸会很开心,引以为傲。在家里,我尽力做好属于我的“职责”,要做就做好。我的守时,我的利落,我的讲卫生,感谢父亲,不懂沟通的教育,也教会了我们独立生存。我最怕的是对比,爸爸拿他吃过的苦和我们对比,妈妈也在对比,对比中感觉我们享尽了那个时代所有的优越,可他们也忘了,拿我们去和同龄人比较,我们无一幸免的存在自卑心理。这不是单纯物质的缺乏,很明显的症状,缺少肯定与关爱。
这种穷困感伴随我到现在,深入骨髓,时时刻刻。一直向家庭输入,虽没有很多,以个人能力,确实尽力了。2014年毕业,能够顺利就业和进入编制,看得出,父母很开心,他们很简单,孩子过得体面,他们在人前腰杆挺直三分。说到这里,我突然感觉一种悲哀,他们何时为自己活过,活在别人的认可和比较中。就像,我离开编制,也是顶着各种劝阻,不是说编制多好,工资怎样,这是父母劳累一辈子换来的一份尊严。再就像我现在失业带娃,不用感觉,直接看得出,爸妈的失落。30岁全职带娃,我接受不了自己,我的安全感,我的存在感,我的尊严,突然都消失了。我总有一种使命感,虽无人绑架,我很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我不仅是一个女儿,也是家里的一份尊严。作为媳妇,请原谅我,我也是独立的个体,我也在挣扎的存在,我也有父母的期盼。尤其是当了妈妈,自己小家的物质水平,对我的孩子是不公的,我怕她像我一样,什么都缺,我怕我像我妈一样,在家久了,什么都没了,连分量都没了。真的,穷怕了,穷带来的连锁反应,才是最致命的。
从毕业,我选择了寄居学校宿舍,弟结婚,家离我的学校更近了,不好意思,任凭父亲怎么说,进不去这个家庭。
这不是我的家,是我弟的家。在这家,我没有什么话语权,更多的是理所当然的付出,我的妈妈,需要我帮扶,我的爸爸,希望我多担当,我的角色,姐姐应该多帮扶。这个家庭的主角是另外一个女性,爸妈都很听,我俩又不投机,还总受到打击。我没有反抗过,闷头做事,这个家里,我一点都不快乐,爸妈的目光都不在我,他们的态度,决定了我在家里的地位,哪怕结了婚了,也没改变什么,反而觉得,当姐的,当儿女的,更理所应当。2016年过年,硬着爸妈的劝说,收拾宿舍东西,准备回家小住,一起过年。回到家很晚了,爸妈没有收拾我的住处,我等到晚上九点多,拎起东西,离开。一路上,很冷,骑着小电车,带着我的全部家当,突然觉得,无家可归,路上没什么人,我大哭着奔回学校,这个小小的宿舍,虽然很破,但无比温暖。对待家庭,我敏感的要死。我决心,自己要更更独立,更更强大。
感觉命运就是这样,结了婚,依旧很独立,不得不独立,还好,老公人不错,但这个对生活无忧无虑的小子,不明白我的需求。矛盾常有,我也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孤人似的存在。在娘家得不到的,真的在婆家也得不到。说到这里,真的,当不了全职,这种感觉太可怕了,随时会让我窒息。没有不爱孩子,没有谁比我更爱我自己的孩子,这唯一属于我的存在,我想让她更好生长,除了精神,我还要给她物质的满足。多可爱的孩子,她应该获得幸福。
一路纠结,一路挣扎,到了30岁,除了孩子,真的一无所有。我越来越感觉,我对别人的不信任感越来越强,感受爱和幸福的能力越来越低。
我很怕,很怕……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
像一只小小鸟
想要飞
却怎么样也飞不高
也许有一天我栖上枝头
却成为猎人的目标
我飞上了青天
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
每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总是睡不着
我怀疑是不是
只有我的明天没有变得更好
未来会怎样
究竟有谁会知道
幸福是否只是一种传说
我永远都找不到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
想要飞呀飞
却飞也飞不高
想要飞呀飞呀飞
却飞也飞不高
我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一个温暖的怀抱
这样的要求
算不算太高
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啊
你们好不好
世界是如此的小
我们注定无处可逃
当我尝尽人情冷暖
当你决定为你了的理想燃烧
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
哪一个重要
@婉婉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