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回行酒令,黛玉一时口快带出《牡丹亭》《西厢记》中的词句,当时众人都不曾留意,事后却被宝钗拿住,一通大道理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服”自此敌意尽除,把宝姐姐当成了亲姐姐。
要说黛玉心里对这些大道理其实不怎么认同的,不然后来也没有“胶柱鼓瑟”的说法——宝琴写怀古诗,同样出现了《西厢记》和《牡丹亭》的内容,那时宝钗要删去,就被黛玉劝阻了。宝钗那些说教黛玉之所以无法反驳,无非是话里的观点符合了当时的“政治正确”,听上去义正辞严让叛逆的林妹妹没法子理直气壮地反对罢了。
真正打动黛玉的应该是说这个话的人。这些教导的话,原本是母亲和姐姐的责任,在父母早亡的黛玉看来,疼爱自己的外祖母也不曾对自己讲过的道理有这么一个人愿意不避嫌疑苦口婆心的说给自己听,这个人还是多次被自己认为是“心里藏奸”,被自己多次针对的对象,这怎么能叫她不感动?寄人篱下的黛玉内心对亲情很渴望,每每作“司马牛之叹”,宝钗正是掐准这一点,才能“对症下药”一番推心置腹引得对方纳头便拜。之后在六十二回,宝钗故意让黛玉喝自己喝过的半杯茶,也是以示亲近把林妹妹当亲妹子的意思了,果然黛玉十分领情,高兴的一饮而尽。
宝钗对人心的把握真是太到位了,只不过她在做“知心姐姐”的时候是走脑不走心的,感动了别人却不会感动自己,滴翠亭外金蝉脱壳,不妨碍蘅芜苑中兰言解疑,两件事在她做来是纯出自然,一些儿不适没有……终归姿态是非常美丽的,所以才是“无情也动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