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心思有行动为自己写点什么了。懒,一直懒得写一些类似个人总结、新年计划之类的东西。
大概是“上了年纪”,想做的事情就越发得变多了,想尝试的新事物也层出不穷。年轻时“荒废”了时间甚至学业欠下的“债”,反而在28岁这个微妙的年纪异常地想补回来。现在,时间和精力就自然变成了奢侈品。工作以来,身边的人不止一个把我定义为“小众”,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定要跟大多数人一样呢,于是打算更加坦荡地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从这个年纪开始,我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活得明白,不再是天真的少女心泛滥且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姑娘,追韩剧,穿蓬蓬的小裙子,扎双马尾,喜欢粉色系的一切事物;从这个年纪开始,慢慢地开始喜欢简单的黑白色,努力过极简的生活,更愿意去思考这个世界和人性,乐于发现美好的事物。
反思过往的人生
反思过去,前20年,我认为,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一个教育略失败的案例。那个时候的父母和老师,把学习视为人生的唯一出路以及对一个学生唯一的评价标准(可能现在也没有多大改变),我从小接受的价值观就是:学习好的就是好学生,而且一定是品学兼优;而学习差的,就一定是坏学生,人品也好不到哪儿去。于是从小,我身边的朋友大多是成绩优异的,忽视了也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虽然功课不好,但是他们有其他的才华和才艺,并且,他们热爱生活,也很“有趣”。而我自己,虽然有一堆爱好也仅止步于了解阶段,爸妈不会花钱送我去兴趣班学(不过当年资源也不像现在这么泛滥,而且学习成本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确实略高),也不会有意地培养我那一方面的天赋和才能。书法是对着字帖学的,画画也是对着绘画本临摹的,乐器是自己瞎琢磨的,就连启蒙阶段学英语也是对着 VCD 学的,而我整个学习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都集中花费在各种功课上,也从每一次考试的分数上,为自己筑起了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和骄傲。进入高中以后,几乎每个人都会听到父母老师这样的一句话:就这3年了,最关键的时候,再苦3年,到了大学就是幸福人生了,于是你更加埋头刻苦学习。现在听起来,这句话简直就是误导。人生的任何时候,想要有所得,没有任何一刻是你不需要付出努力的。
如今这个社会是我们上一代的父母长辈都不曾经历过的新时代,上一辈人理解的世道和下一辈人的生活完全是两码事,主流的在学校的学习已经不再是唯一出路。很多人即便没有考上大学,但因为自己独特的一技之长有了其他方面出色的发展。网红时代,自媒体时代,等等等等,都让很多人的长板被无限放大,而不再受限于自己的短板。即使没有国家编制这样的金饭碗,只要保持热情,好好生活,也同样可以为自己找到不错的发展机会,甚至为自己创造饭碗。除了公务员、老师、医生、律师等等主流的职业之外,这个时代孕育出了各种形形色色新兴的职业岗位以及机会,这些岗位更加需要创新能力和对待事物有着自己独到见解和想法的人才。
上图来自小伙伴,这句话相当认同了。在这里,我所理解的“Travel”,从深层来看,是“经历”,不论你是在真正空间上的旅行,还是岁月和生活带给你的 experience 。眼界、见识、思考、沉淀,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却是那个时候,在我身上非常匮乏的。
而以上终于在我23岁被推向社会的那一刻,被证实。
人生中第一个戏剧化转折
初入职场的我很“平庸”,似乎并没有什么“长板”,我面对问题只会有固定模式下的思考,以及本本份份地做自己的工作。甚至那段时间整个人彻底垮棚。
不过,社会和职场还是刺激了一个白羊座的好胜心,让我越发不甘平庸。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让我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我的职场生活用某种成功学的方式来概括就是:一名普通英语老师到CEO助理到运营狗,最终又是如何成长为产品经理的。仿佛上演了一场《杜拉拉升职记》。然而我觉得这种描述毫无意义,就好像做产品的这种职业就一定很“高端”一样,做老师的和做xx助理的就一定不伟大似的。职业真心无高低之分。反而这句话当中,对我而言最有意义的地方是:我的眼界变宽了,见识变多了。我学会了另一种思考问题和看待事物的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将会是我终身收益的。我一直觉得我一生中最大的运气是抓住了一个很好的时代,遇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平台,结识了赏识我的人和许多工作中认识的优秀朋友。感谢从小的学习经历,给了我最大的财富:我培养了自己非常强大的自学能力。一路以来所有技能的 get,都很少有老师专门的指导,所以职场上需要的技能,我都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学习方法并很快学会。
27周岁,脱胎换骨。职场整整6年的“历练”,终究让我比过去的每一天都要强大。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曾经对自己提出了过高的要求,那个时候我想要成为的人,是被过度“成功学”化了的形象,我亟需被得到认可,我需要被承认价值,我想要成为的是那些同事口中,可以做出“很牛逼”的事情的人,那个世界观很大很大,大到那个阶段还很“弱小”的我还来不及承担好。其实现在想来,承认自己的弱小并不可怕,这并不是“认输”,这样才会为现阶段的人生设立一个正确、恰当的目标,明白自己还要为此付出多少努力,达成后,再去追求更高的目标。总比自欺欺人要好吧。
我的2018年?
2018,做“小而美”的事情,格局也许并不“远大”,但要尽其所能的精致。
虽然去年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拔过一次 flag,但今年,终于在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合作中,想得更清楚明白了。我们的项目,也许选的这条赛道面对的市场相较并不大,但若能给需要的人带去实际的价值,就很有意义。
2018年一定要立不倒的 flag 了,而我的生活,也开始为自己做一些减法。确实有太多想尝试去做的事情,最优先级的之外,剩下砍不掉的,就为自己降低难度吧:
我把吉他换成了尤克里里,终于学会了几首简单的弹唱,作为负面情绪的调剂和排解;
单反换成了卡片机 ,想记录生活点滴,记录弟弟,发现纯真美好;
今年12月份,日语先考N3吧,之后再计划韩语的 TOPIK 和 N1;
Adobe 换成 Sketch,dribbble 上会偶尔会上传一些插画练习;
要运动,那就先从瑜伽开始吧,每天进步一点点...
关于我认为的“成长”
在这个世界,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面对各种人性的弱点被利用,而如今的我也慢慢学会了如何反被利用,我自知身上还有太多显露出来的人性的弱点,而每一次克服弱点的胜利,才是一次真正的成长。
真的很感谢亲爱的爸爸麻麻,感谢让我来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很美好,而我也正在努力为它创造价值。
28岁,生日快乐。
番茄 201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