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了蜗牛就是不一样。
宝爸询问儿子,“爸爸新下了《极速蜗牛》,看不看?”在房里东奔西跑的儿子立刻答应了。
宝爸提出要我也同看的要求。本来我想看书的,自我纠结了几秒,只是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都抽不出来么?只是一个电影而已呀!时常念叼儿子小时候的事情,小婴儿时的事,小幼儿时的事,一眨眼,小娃娃就长成儿童了,儿子在这么小的童年只有一次,而且转瞬即逝,有机会陪伴他长,该多好呀!
宝爸开始放映,我去厨房拿了个凳子,三口人排排坐到了电脑前。
动画梦工厂果然是制造梦想的工厂。象以前看过的动画片一样,这个电影讲述的也是一个追求梦想的故事。模式也是好莱坞的基本模式,主人公经历波折,战胜困难,在自己的坚持不懈与亲人朋友的帮助支持下,最终实现了梦想。普通的蜗牛实现了梦想,卖饼的小伙子实现了梦想,相信并支持蜗牛的那一伙饼店邻居也实现了梦想。不管那梦想有多么离经叛道匪夷所思,也不管那梦想实现的可能有多么微茫,在电影的世界里,只要相信,只要努力,人人最终都可以实现自己梦想。
“梦想再大,也不嫌大,实现梦想的人再小,也不嫌小”。
“又是一个漫长的一周,从小到大,一切都是慢慢来”。
“你的速度加上我们的本事,乡巴佬,我们能做大事”。
“这些蜗牛对我有信心,我要替他们争一口气”。
“他的速度快到全世界都成了慢动作”。
“我只希望能走快一点”。
影片不仅用情节、用镜头,也用许多励志台词反复传递这个观念。制片人罗杰斯说:“我们都很喜欢这个想法,因为这就是在告诉孩子,别放弃自己的梦想,哪怕这个梦想在旁人看来是多么可笑,是多么愚蠢。只要你自己认定了这个理想值得付出,那么这就是值得你付出的东西。”
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观念,是适宜向孩子传递的。
大人们当然知道,实现一个梦想,仅有努力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另外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可能与努力关联不大;大人们还知道,即使你竭尽全力,可能还是够不到你的梦想;大人们还知道,总有一些梦想,终你一生,也无法达到。
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
梦想,既然称为梦想,一定就包含了达不成的因素与可能。梦想最闪光之处,并不在于人们最后能否达到它,而在于它吸引人们愿意向着它永不停息地进取。只要,人们一直向着梦想出发,梦想之光就永远照耀着人们。在梦想之路不断向前,人们才不断塑造自己的模样,成长为这样或那样的自己。
电影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这个想法。“如果你明天一觉醒来,发现你的魔法不见了呢”?“那我今天更是要卯足全力”。
梦想之路总是不够平坦,你付出全部幸运抵达,但转眼,你就被打回原形,一无所有;你得到,又失去;你实现,又被剥夺,所谓拥有,最后成空。你吃了千辛万苦,值得么?你若是想着的是将来的实现、抓住并占据梦想,那你不可避免地会失魂落魄。但你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甚至满怀欢喜地愈加努力,因为,那是你的梦想,为梦想付出总是值得的;倘若你终会失去,那你便时刻珍惜。
小蜗牛最终拿下赛车冠军,且失去了超能力。电影结束了,而关于梦想的思考,还在延续。
梦想,永远在路上。
孩子们年华渐长,他们终会理想梦想的意义。但在他们还是孩童的阶段,他们只要知道:人,要有梦想;追逐梦想,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这样,就可以了。
电影还从两个哥哥——蜗牛哥哥和饼店店主及一帮蜗牛和一伙邻居身上讲述了亲情和友情的力量和美好。虽然亲友们表达爱的方式大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但都是他们爱的证明。
电影有些意味深长的地方是小蜗牛的偶像——前赛车冠军。前冠军一直以正面形象出场,直到最后胜负攸关之际,偶像坍塌,为了赢,前冠军开始不择手段。这其实是人类社会竟争中的常见情景,有过一些社会阅历和职场经历的人士都不会对此陌生。但与其说电影是在抨击为争夺胜利果实而扭曲了的人性,倒不如说它是在告诉大家,大人物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也会犯错误,会被战胜,会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迷失初衷。它也对所有的追梦人提出警示:梦想,永远值得人们为了接近它而不断拼搏,成就并超越自己;但同时,人们无论在追求梦想的路上走了多远,都不要忘记踏上梦之路的初心。
儿子边看边笑,他对于梦想的理解正是电影给孩子设计的模式。
这样的动画电影,虽然是中规中矩的好莱坞模式,儿子多看一些,我也很愿意。
整体回忆一下,其实电影是很简单的。但为什么我们就拍不出来呢?
汉语有那么强大丰富的表现力,我们的祖先和前辈又曾经讲过那么多生动又深刻的故事。我们的孩子就非得看灰太狼、光头强么?
拍给孩子们看的影视作品,写给孩子们看的书,咱们已经荒芜多久了?
“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早日读到、看到大量滋养孩子们心灵的本土原创文学、影视作品,是父母们的梦想。
(2013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