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一个妈妈的文章,是关于一个是否适合让男孩子做家务的探讨,把这个话题延伸开来,就是一个关于是否让孩子尽早的自己动手该做自己的事情的问题,我有好多话说。
其实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一件小事的发生。
那时儿子只有四岁,那时我和先生在同一个企业工作,因为单位刚刚试运投产,由于工作需要我和同事们要去北京实习一个月的时间,先生的工作是那种倒班的工种,白天班还能顾过来,后夜班时,儿子太小不能独自留在家里过夜,先生去幼儿园接儿子时,上了点年纪的老师听说了先生的难处就自告奋勇地要晚上把儿子带回家去照顾他,先生惊喜之余甚是感激,儿子喜欢这个老师,老师也喜欢儿子,放了学,儿子就欢欢喜喜跟老师回家去。
第二天晚上去接时,阿姨忍俊不禁地说了儿子的囧事儿。
儿子小时候说话晚,但开了口就口才好,又会说话,常常口吐莲花,说出来的话既逗人又暖人心,无论走到哪里,大家都会记住他,一直是我的开心果。
儿子一直带在我身边,第一次去别人家,他也觉得拿心,吃饭睡觉乖乖得,入睡也很快,第二天起床也很利索,衣服也是自己穿,老师也忙得洗涮拿包,注意到儿子时,看他正蹲在地上系鞋带,还正掉眼泪,老师以为他想妈妈了,就笑着问他怎么了,他却用力恼怒地用手挼着鞋带:"嗯,就怨我妈妈,就怨我妈妈,平时也不教我糸鞋带,害得我连鞋带也不会系。"由于心里着急,还不停的抹眼泪,老师看他这样就被他逗乐了,觉得又心疼,拍了拍他的小肩膀,阿姨给你系,有阿姨呢!儿子不好意思的笑了,又说了谢谢。
老师跟先生转述这件事,是觉得他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不希望麻烦别人的心劲儿,心里觉得不忍又觉得他可爱,大都懂事的孩子是令人心疼的,当先生把这件事再告诉我时,我除了自责便有了更多的方面的思考。
我们到底能悉心照料孩子多久,我们要在生活中教会他什么,我们能不能让他做那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当我们不在他身边时,他是否懂得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懂得日常起居的生活,而不是因为我们的过度照顾和保护而一下子让他们无所适从。儿子的话一点儿也没错,当他们出怵时,他们就会埋怨妈妈们没有教会他们在每个年龄该会的生活能力。认识了多少字,背了多少唐诗,记得了多少英语单词,听了多少故事,读了多少书,这些固然重要,可一个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是教育中的重中之中,不容小觑。
于是我实习回来就改进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
孩子的父亲生活习惯很正轨,他喝水的时候总是一倒三杯,一家三口一人一杯,这种习惯很温馨,儿子有时会效仿,我就会指导他用暖壶也倒三杯,端到我们手里,他也会为自己的能干受到鼓舞。因为住在单位宿舍,不能做饭,平常都去食堂。有时我偶尔上个夜班,早上又碰个星期天,回来眼皮打架,就会有意鼓励儿子为我用电饭锅煮方便面,对这样的新鲜事物儿子很有兴趣尝试,乐此不疲地干着,那时候才5岁的他要完成这一系列的过程无疑是个考验,但当把那一碗方便面端在你的面前时,那小小的成就感就会根植于内心,这样的小成就多了,就会变得自信满满,还学会了倒水做饭的本领,即使一个人在家也不会再担心饿坏肚子了。
后来出去逛街,便有意让他买一些东西,还告诉他怎么议价,因为老板看他巧嘴伶俐,就专门逗他讲话,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启动他的思维,锻炼他的表达能力,甚至对一些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的定位了解,对以后的花钱就会有所比对,从一定程度上就会锻炼他今后的理财能力,又会给他的自信增加一个砝码,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是男孩子所以还要锻炼他的担当力,我从小的最简单的方式是:从四岁起和他逛街,买的东西,尽量让他拿在手上和我共同分担,让他觉得他是小小男子汉,多承担就是小男子汉的责任,成为习惯他就会认为妈妈就是用来保护的,女人也是用来保护的,再加上爸爸也特别爱护妈妈,他就会从小形成一种爱护女人及爱护家庭的男子汉担当意识,随着他的成长,生活中的一些决策也会让他参与讨论和决定,杜绝做宝妈男。
一件小事的感悟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