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发展史

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图片发自简书App


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特点是速度更快,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图片发自简书App


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于政晖              图来源:百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