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今年17岁,
前几天家里搬家,
在和家人一块搬沙发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
不能行走。
至医院就诊后行头磁共振检查示急性脑梗死……
家人很难理解,
小李一没有三高,
二没有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
三还很年轻。
为啥偏瘫这种“老年病”会在未成年的小明身上出现?
经检查,原来小明得脑梗的原因是存在卵圆孔未闭(PFO),
那么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它与脑梗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
下面为大家科普一下。
卵圆孔位于房间隔的中下部,
是由第二房间隔下缘与第一房间隔形成的一个“片阀样”结
构,是胎儿时期血液循环重要的一处生理通道。
卵圆孔一般于出生后3个月闭合,
然而大约1/4的人群持续保持开放。
当两房间的压力梯度变化时,
卵圆孔仍可能形成右向左的分流。
右向左分流,血栓可以随血流通过。
静脉系统的血流可以绕开肺结构的过滤,
直接进入动脉系统。
卵圆孔未闭(PFO)是右向左分流最常见的原因。
在解剖结构正常的情况下,
当深静脉出现血栓,
只可能出现肺栓塞,
而当存在右向左分流时,
静脉血栓可以到达脑部。
PFO的平均直径为4.9mm,
足以允许足够大的栓子通过,
阻塞大脑中动脉(3mm)和主要皮质分支(1mm)。
虽然PFO在原因不明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很高,
但并不意味着只要发现PFO就找到了原因不明性脑梗死的确切原因。
PFO在合并以下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会更高
危险因素包括:
①分流量大的PFO ;
②静脉血栓形成或静脉血栓形成倾向;
合并房间隔瘤;
③持续或短暂高流量右向左分流:
瞬间右向左分流增加见于“Valsalva动作”,
即突然停止呼气,
声门立刻关闭,
增加了胸腔内的压力。
卒中发生时同时做Valsalva动作,
提示PFO可能是卒中的病因。
仔细询问病史有助于判断卒中的病因(这就是小李在搬重物时发病的原因)。
卵圆孔未闭的检查方法包括: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经胸超声心动图(TEE)
及TCD发泡试验。
合并PFO的隐源性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方案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外科PFO闭合术和经皮PFO封堵术,这些措施单独或联合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