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的正确打开方式 0626

参考书目:《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美]罗伯特·清崎        莎伦·莱希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的爸爸出生在1963年,初中毕业以后,十六七岁的年龄便出来谋生活,跟着建筑队做泥瓦工,爸爸十八九岁就已经是大工的工种了,在当时建筑队工人工资五块钱的时候,爸爸一天十几二十块钱的。

        爸爸很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老是跟妈妈说,现在年轻,这个工作可以干,但到年龄大了就不行了,而且挣得都是辛苦钱。经过了解和考察,他觉得出去跑业务不错,签过合同以后做代加工。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城市里除了事业单位编制和工人,根本就没有自己做生意的,连个早餐店、粮油店都是供销社形式。

        爸爸胆大心细脑子活,提着礼物上门拜师,想学跑业务。可是人家不收,他明白了人家是怕抢生意,但爸爸是个不服输的人。觉得他能行,我为什么不行?老妈说在我还有一个月就要出生时,老爸拿了80块钱的本钱,决定摸着石头过河,自己趟趟水试试,据说奶奶当时不同意非要寻死觅活。半个多月以后,爸爸跑了一千多块钱的订单回来,我奶奶一看,哪儿见过这么多钱呢,赶快找人干活吧,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有时候老客户会主动签订单,但当时老爸的经营应该还是偏向个体经营(自由职业者)更多一些,但从我的印象和老妈的描述中,爸爸绝对是一个具有富人思维的人,在当时的年代,他不满足于一时的高收入,考虑到将来的身体健康,觉得做工人不是长久之计,看到商机后主动拜师学习,被拒绝后敢于自己尝试。

          所谓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观念的转变和资金的积累是普通人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刚开始时的难点,那么如何由雇员型和自由职业者象限向企业家型和投资者形象限迈进呢?书中有四步可以参考。

001财务保证

        3-6个月的生活基本保障储备,可以为你的转型和调整做一下缓冲。不能小鸡还未孵出,母鸡却先饿死了。

002关注成长

          从事一些成长性的工作,摸索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比如在不明白自己想做什么,或能做什么的时候,开放发散性思维,多接触不同领域,直到找到自己的兴趣或特长所在。

003特长深挖

          对自己的特长进行深挖,把兴趣当成事业,进而产生价值,产生被动收入。比如漫画师c酱酱,把与老公41厘米的身高差,夫妻俩暖暖的日常融入到自己的漫画中,出书写作不亦乐乎。

004资产积累

让你的钱来为你赚钱。

          是靠体力运水,还是想办法建立自己的现金流动管道,在于我们观念的转变。

        诚如你我,房贷车贷傍身,资产负债,愿意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为财务自由的梦想,尝试这样的改变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谢清崎老师与编辑的合力出版,这本书的确对我们的认知会产生很大的改变。 【本书作者】罗伯特·T·清崎 莎伦·...
    文羽墨阅读 11,200评论 0 25
  • 继上半年的无锡马拉松,扬州马拉松,崇明50公里之后,邳州马拉松是我下半年参加的第一个半马,总结下来用痛并快乐四个...
    阳光拂过脸颊阅读 3,738评论 0 0
  • 23岁,大部分女生已经工作,而我还在学校这个小圈子里,浑浑噩噩。有时候我在想,硕士毕业,我都26了,还来不及...
    Miss_喵阅读 3,03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