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特殊的年代,吃肉,凭肉票,买米,凭粮票,买布,凭布票……
还有好多好多东西,都是要凭票的。
当时家在矿上,生活条件和物质条件在那个时候都是比较艰苦和困难的,餐桌上的菜品更是少之。
加之又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出去一趟到市区想买点必须用品什么东西的,要将近行程45分钟,更别说是买菜了,基本矿上的各家吃的素菜都是自家种的,吃肉,成了当时那个年代老百姓餐桌上的奢侈品。
父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仅仅是我的父母了,也许那个年代的父母都一样,只管工作,工作也忙,一心扑在工作上,对那时我们的学习基本不管,不会管,也不知咋管。
父母亲的那代人,处在那个年代,也不容易,上要赡养老人,下要照顾小孩,工资低,社会物质匮乏,“一件衣服缝缝补补可以过三年”;一件衣服可以大孩子先穿,等大孩子长高个,衣服不合穿了,下个孩子接着穿,那个年代每个家庭的孩子们的穿着基本这样,在父母亲的身上更多看到的是他们长年穿着矿上发的工作服。
他们,也是度过了一段特殊的艰苦困难日子的一辈人。
父亲出身在一个富足的地主家庭,从小在优越的环境长大,因此自小就接触到,看到,吃到过好多人在他的那个年代没吃过,没看到过,没接触过的一些泥鳅,塘角鱼,嘙挲鱼等的吃法和做法。
矿上,有一个老农伯,经常在水稻田里抓到一些泥鳅,塘角鱼,黄鳝鱼等,好多人不识道,也不知咋样处理,更是不知道这些个鱼的营养了,就没人买,没人要。可父亲自小接触过,就与老农伯说好,每每一抓到这些个什么鱼的,就直接送到我们家,营养的同时,也给我们家的餐桌增添了些许的丰满。
母亲自小生活在一个生活比较拮据的多姐妹的家庭,为了解决家庭生活紧张,母亲15岁那年就参加了工作。父亲曾经已我们说过,母亲一生坚强,能干,勤俭,会持家,做肉菜虽不及父亲的手艺,但简单的炖汤妈妈做得特别的好吃。
妈妈一直认为,只有汤水是最营养的,最能养人的。矿上有好多的荒地,只要勤劳,家家几乎都有一块自留地,物质匮乏的年代,花生既可当水果吃,又可以做菜吃,这样,自留地里大家都种。就这样,花生炖排骨汤经常出现在了我们家的餐桌上。
到了读初中,高中时,要到其他矿上去读,有住校,每星期回家一次,顺便带些下星期的必须用的生活用品回学校。
每每一到星期五,就总会有一个画面出现:一早起,妈妈就会到矿上的菜场,与卖肉的肉贩子讨价还价,以减轻拮据的钱袋,然后回到家把今晚要炖汤的花生洗好,排骨切好放味淹制好,急匆匆赶上班,然后在我们姐妹放学回到家时炖好汤,那道餐桌上常常出现的花生排骨汤。
每每一到星期五的下午,就盼望着早点下课,坐上回家的班车,赶回家吃上妈妈早晨起准备了一天的炖好了的等我们回家喝的,冒着香味、冒着热气、香飘四溢的花生炖排骨汤。
一家人在这一星期一聚的餐桌上,细细品味着这道简单,营养,味美的花生炖排骨汤,喝着这道妈妈亲手炖的暖暖的,甜甜的,香香的花生排骨汤,其乐融融,温暖全家,期盼明天的美好。
现日子越过越好,妈妈也慢慢老去,我们也做了母亲,也在炖汤给孩子喝,也在做着花生炖排骨汤,矣没了记忆里的那个香味,那香腾腾的味,永远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母亲节到了,想喝妈妈炖的花生排骨汤了!
祝妈妈母亲节快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