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接好小妮子找了地方吃晚饭,坐在我们前面的一桌的小男孩眼睛大大的,看上去和我家小妮子差不多的年纪。刚刚吃到一半,突然听到那桌传来了妈妈的一声怒吼:“你怎么回事,错了这么多,你上课到底有没有认真听,笨死了,balabala……..”
接下来妈妈又说了一大堆,这时,我透过旁边的镜子看到小男孩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慌,眉头紧皱,小手握拳。
小男孩也生气了,回应到:“我不笨,我忘记怎么做了,忘记了不可以啊,你怎么那么讨厌。”
“什么,你还敢说我讨厌,一点都不听话,我跟你说到多少次了,上课要认真听,你还有理了,上次考试也考得一塌糊涂,不认真做别做了。一点都不懂事。”
妈妈声音也更大了。结果,妈妈一怒之下,把孩子的作业本给撕了。
孩子这个时候也压抑不住,大声哭了起来。
孩子这一哭,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孩子,妈妈意识到自己有点失态了,不过还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情形很常见吧。特别是陪娃做作业,立马变“后妈”。
妈妈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孩子检查作业,但是发现孩子做错很多,生气了,最后把孩子的作业本也给撕了。
但是,我们回头想一想,妈妈一生气,就喜欢给孩子贴上“笨”“不懂事”的标签。结果就是问题没有解决,亲子关系却越来越远。
这也让我想起我家小妮子在二年级的时候,我那个时候无意识当中会说这样的一句话。“侬脑子哪能嘎港的啦?”
这个是我们的上海话,意思就是你怎么这么笨啦。其实,我们很多的人就觉得是一句口头禅,特别是对方做了一件事情,可能你认为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的时候,就会喜欢这么说。
我家小妮子是个特别敏感的人,我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就会很生气的说。“我一点儿都不笨。”
记得也是有一次她考试没有考到自己理想的成绩,结果她竟然说,“我太笨了,这个题目都做错了。”后来,她经常就会拿这个来做借口,碰到事情没有如愿,就会说我笨啊。
孩子大了,我突然发现,我不知道怎么跟她沟通了,你跟她说话,要么不理你,要么就反驳你。我越来越担心,她才9岁,再过几年我说什么她更加不会听了。那段时间我开始很焦虑,我也不停的反思自己。原来我经常无意识说的一些话,竟然伤害了孩子,孩子觉得妈妈都说我笨了,加上考试没考好,只会找借口,我竟然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始的那个情景,如果有人跟你说笨,坏孩子,你是什么感觉呢?
是不是心里也很不舒服呢?妈妈和孩子这样的对话,不仅影响孩子建立自信心,让孩子自己也感觉很糟糕,我真的是很差劲,如果爸爸妈妈继续用这样的语言,孩子会表现的更加的糟糕了。
所以,孩子在没有达到你要求的时候或者你不满意的时候,请不要给孩子贴任何的负面标签,而是批评孩子的行为。具体让你不满意的地方。
现在跟孩子相处过程中,我会特别留意自己的语言。
有一次,我家小妮子晚上穿着我的睡袍去刷牙,睡袍很长,全都拖地上了。我当时就说了一句话,“宝贝,我看到睡袍拖地板上了,这样弄脏了,我没法穿了。”这个时候小妮子马上就用手把睡袍裹了起来。然后还说 “对不起妈妈,我会小心一点的。”
要是以前,我就会说“你怎么搞的,非要穿我睡袍干什么?睡袍拖地上了,笨死了。”我要是带着这样的情绪跟女儿说话,我们真的会吵起来。
我听过这样的一句话,当两个人生气的时候,心的距离是遥远的。当两个人相恋的时候,说话是轻声细语,因为他们的心没有距离。对于我们的孩子,亲人更加是如此。所以,记得爱她(他)就要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