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下午,我在村庄的小河边转悠。
古旧的巷弄阡陌,艾叶飘香,彩蝶飞舞,儿时生活的片段,慢慢浮现。
斑驳的木门,咯吱一声打开,走出一个蓬头稚子。年少的我们对视一眼,羞涩的红云飞上脸庞,眼神就那么碰撞一下,立刻低头,各自擦肩而过。
时间过得真快,仿佛眨眼之间,我们从豆蔻年华流转到双鬓斑驳的中年。
好想再听木门咯吱响,再回到过去的时光里徜徉。
我浮想联翩,忍不住拿出手机,点击微信“水庄初中群”,输入“有谁在水庄,来个美丽的偶遇?”一并发送定位。
端午节,肯定有像我一样回家的人。水庄又小,二十分钟之内,可以到达想去的任何地方。
我喜滋滋地,想象着“偶遇”时,彼此惊诧与喜悦的表情。
半小时,一小时过去,没有一个同学来与我“偶遇”,微信群更是风平浪静,连一丝涟漪也没有。
我稍稍有些惆怅,微信群没有一位互动,本在意料之中,我已见怪不怪。
这个同学群,建于三年前。开始时,彼此互动热烈。好多人,三十多年没有见过面,微信里一下子“重逢”,关于过去,有聊不完的话题,好像又回到年少的时光。
慢慢地,群里聊天越来越少,如同暴风雨之后的水面,越来越平静,甚至有老同学新进群,也是鸦雀无声。
也有不甘平静的同学,兴致勃勃地发送祝福的话语与链接,如同石子入水,一圈波动之后,声息全无。
三番四次,得不到任何回应,热情渐冷,久而久之,连只字片语也不给了。
为了活跃气氛,我也曾几次挑起共同关心的话题,期待大家能畅所欲言,结果仍然是应者寥寥,死水微澜。
一次又一次,倍感无趣之后,我也兴致全无。
这个群有50人,我们私下互动聊天得很愉悦,生活中走动或聚会时,相处得也很融洽。可让人不解的是,虚拟的微信群里,反倒显得高深莫测,拒人于千里之外。
我常常想,这个初中群,没有达官政要,没有富商巨贾,大多是良民百姓,应该没有太多的禁忌与顾虑,可是微信群里,为什么都冷若冰霜三缄其口呢?
本以为,初中时期,人的感情最浓郁也最纯真,大多又是近邻发小,因而更能心无芥蒂地闲聊。
可事实是,我的高中群与大学群,虽然也是热闹不再,但是一人发声,会有人出于礼貌,跟着摇旗呐喊几句,不至于让人太尬尴。
难道是,过去的时间越长,彼此的感情越浅薄?还是蒙昧时期建立的同学之情,根本就如玻璃一样,透明则透明,却也易碎?……
不去揣测了,潜水也罢,热聊也罢,身心健康地活着就好!
毕竟早已过了蒙昧的少年,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具有独立的思想,当初的纯真无邪不可能被复制,当初的两小无猜也就无从粘贴。
既然想唤起童年想多说话,就不要太在意集体沉默;既然担心被不待见下不来台,那就谨言慎行少说为佳,做个潜水的看客即可。
畅聊也好,潜水也罢,人各有志,给予尊重,不轻易以一己好恶评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