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各位简书的老粉,好久不见。收到这篇推文的时候,不要担心自己是不是"被关注"了,不是的,是我改版了。今后,我会在这个号中,分享我做过攻略、研究学习过后的关于食物的一切。您可以继续关注我,让您吃得更健康!
下面言归正转。
1
为什么想做这个号?
作为一枚吃货,人生的前几十年一直在探究什么东西好吃,怎么把各种食材变成好吃的食物。
手机相册里翻出来的自制美食
给家人准备的营养午餐
直到最近这两年,身边亲近的人陆续出现了高血压临界状态,糖尿病前期症状,我才慢慢意识到,吃得健康远比单纯满足口欲重要得多。当然,如果能在吃得更健康的基础上也能相当美味,那就更完美了。
不想亲人们终身与药物相伴,爱做攻略的我开始研究起营养学以及饮食调理。从一开始的科普小读本到慢慢有很多专业知识的书籍,面对那些要么长得很类似,要么长得很生僻的生物化学元素名称,我没有被吓跑,而是觉得,又学到了很多新东西的兴奋。似乎本性里对吃有一种原始的迷恋,不管它多复杂都想去弄明白。
已经看完的和最近正在看的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困惑,刚从这本书上看到的理论,在下一本书可能就被否认了。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坏事,这让我有机会能用批判性思维去处理摄取到的各种信息,去找到更有依据,相对更客观的内容。
但仍然有很多东西是有共性的,比如,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就是被称为产能营养素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而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又是最重要的产能营养素,蛋白质只有在其它两个供能不足或能量消耗过多时才会分解产生氨基酸来供能,以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这个就涉及到了各个不同饮食流派的理论依据来源,有的主张低碳水高脂肪(生酮饮食),有的主张低脂肪高碳水(素食饮食)。
再比如,精制糖的危害已经被大量证明,2012年2月,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杂志的一篇题为《公共卫生:糖的毒性真相》(Public health: The toxic truth about sugar)的文章指出: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而且糖的危害远在脂肪和卡路里之上。世界卫生组织也在2015年的新闻稿中呼吁各国减少成人和儿童的糖摄入量。
影响人类健康的几大因素:基因、环境、饮食,也就饮食还能尽可能地受自己控制了。而我做攻略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和家长吃得更健康,远离那些对身体有害的食物、各类添加剂等,尽量控制那些可以控制的部分。同时也把自己的攻略分享给有同样需要的小伙伴们。
2
会在这个号里分享什么?
所有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我都想尽量去搞明白。
比如,相比每天吃的种类不同的菜,我们每一天每一顿都会用到的调味料,是我最先想去搞明白的,食品工业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迷惑和风险。那些瓶瓶罐罐的标签上贴着的“无麸质”、“非转基因”、“0添加”,还有各种看不懂的化学名称添加剂,到底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该如何去选择更健康安全的调味料。
再比如,那些大红大紫的超级食物亚麻籽、奇亚籽、羽衣甘蓝、牛油果等等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富含哪些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是不是神话?适合每个人吃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胶原蛋白等营养补剂有必要补吗?是交智商税吗?
还有,那些可以作为药物的食物该怎么吃才有效?
当然,只要是跟食物有关的一切,都有可能在这个号里分享。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我自己想弄明白并且需要认真去做攻略和学习的部分。
3
写在最后
李宗盛说过:“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想说,人生没有白吃的东西,每一口都作数。我们吃过的每一种食物,喝过的每一杯饮料,都会成为影响我们整个健康状况的一个不可预测的因素。
我们摄取的食物不光会影响人体血糖的平衡,关系到代谢系统;还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关系到免疫系统;更会影响我们的神经递质,进而对我们的情绪有一定的影响。
法国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曾在他的被誉为“饮食圣经”的著作《味觉生理学》中写道:“You are what you eat.”翻译成中文就是“人,如其食。”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乃至气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所以,吃绝对算得上是一门学问,值得花时间去研究。
人如其食,愿你吃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写在最后的最后#
我不是什么专家,只是一个对食物感兴趣,想让自己和家人吃得更健康更安全的普通人。我所有的分享都只在我现有的认知范围内,不一定正确,但会尽量保证客观有出处。所以,分享的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有同样感兴趣的小伙伴也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你点的每一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