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李老师约我在办公室修改申请表的内容,期间,回宿舍拿了趟电脑,而后聊了很多,聊到实验、论文以及实验室的人,还说起我的弱点,优柔果断,抓不住机会,李老师也聊到以及自己从陕理工去交大读博时和导师之间的摩擦,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了很多,语气柔和,很亲和。
周一下午,我们三个点了奶茶,借了班里男生的篮球,打了一个多小时篮球,大家难得一起打球。
周五,和丹青去教5找考研自习室的座位,刚进去第一间就十分喜欢,窗外蓝天绿树,十分惬意。
周六,听了陈忠实的短篇《晶莹的泪珠》,思绪飘了好远好远,高二在书店站在书柜边上翻看《白鹿原》,每次去便翻看一点,开头早已熟记于心了,又看了20分钟陈忠实先生的采访,北方梗梗的方言,质朴无所修饰,十分亲切,《白鹿原》看了也好几遍了,每次感触都不同,小娥惹人怜惜,那片原上的事和人都随风消散了。这让我想起我生长的那片土地,祖父一直想让我写下他的一生遭际,可是时间甚少,原以为要在家里待在9月,想趁着这段时间写出祖父的一生,可是偏偏事与愿违,返校了。其实,很想以自己的角度写下这三四代人经历的事,这期间牵扯到了历史,行文连接等问题,这是我目前无法解决的,没有一定书籍堆砌,这些故事无法展现出来。我想像陈忠实一般,写出自己的故乡,从此流传,也不枉来这一遭。
昨晚,失眠了,听完了高二时喜欢的励志小说,故事发生在北京,女主通过自己不断努力,以此感情事业双丰收。今天,我又在浏览器上搜索了作者——朱沐,我想象中她应该知性优雅,温柔大方,睿智,可偏偏她仰仗自己的专业知识,非法集资骗取读者的金钱。我内心反差极大,像是有什么碎了,我想这还是最初给了我向往北京想法的人吗?长安街的灯火还在吗?是什么样的?越想越多,越想越远,北京或许没那么美好,也许是狼狈的。中午吃饭的时候,每每想起,心里升起一种疼痛难受的感觉。
北京,给了我无限遐想,它也许高高在上无法融入,也许和任何一个北方城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