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刷微博,你就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只要你看微信,你就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只要你听新闻,你就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上边你都不做,只要你出去走走,你也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双十一,其知名程度,已经不亚于春节了。打开网页,扑面而来的是巨幅双十一宣传广告,打开手机软件,首页首先出现的是各种双十一活动。双十一宣传已经到了无处不在。
即使这样,我也从没有参加过双十一活动。最近天气转冷,发现需要添置一些衣物,去购物网站一看,发现页面已换新装。
还没开始购物,我就被浓浓节日气氛笼罩。再仔细看,各种满减活动,还有商家优惠券,各种新式领福利活动,从页面看,网站很久就已经开始为双十一做准备。浏览一会,我还是放弃了,等过了双十一再买吧。
1.双十一是不属于我的狂欢。
究其原因,我总结一下几点:
1.我不喜欢研究规则。
双十一各电商平台都制定了购买规则。想到买东西,我首先得研究下规则,看怎么买最划算。“衣服400元,满399减50,外加平台优惠卷30,这样算下来320。真划算”,正在欣喜之余,发现两种优惠不能叠加使用,高兴的心情瞬间荡然无存了。
这只是个简单例子,现在活动规则要比这复杂,但道理差不多,想到要仔细研读规则内容,深入理解其含义,积极参与各种领券活动,拿着计算机算半天,最后因为规则没审清,算错了费用,我买东西的乐趣就减少了一大半。
2.我不喜欢晚睡。
我很少十二点之后休息,早睡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我坚持很久的一个习惯。上大学那会住集体宿舍,也没有为了和大家保持一样作息时间而改变这个习惯,现在自己住,就更容易坚持了。想到因为担心自己要买东西卖完了,我要熬到零点去抢,我就没了购买动力。
3.我不喜欢自己的需求受到外在控制
双十一,通过各种优惠活动吸引大家参与,其中之一就是捆绑式购买。我买东西是事先列好要买东西,只看要买东西,不在清单内的很少受到我的关注。而捆绑式购买,需要我再购买一件不需要东西,我可不愿意。
4.我不喜欢抢。
购买应该是一件慢悠悠挑选自己心仪物品的过程,仿佛冥冥之中我们间有种缘分,可是双十一,为了自己想要东西能落入我的手里,当时间到了零点,我要快速下单,就怕这个时候网不给力,付款时候打不开付款页面,绷紧的心理,让购买本来的乐趣已经没了。如果最后没能抢到,那就是双重摧残了。
5.我不是购物达人。
上面其实都是借口,不参与双十一关键是我不是购物达人,我平时只是在有需求的时候才去购物网站看看,真正的购物达人,平时都会去浏览购物网站,不买也会把自己喜欢东西加入购物筐,等到双十一,发现关注已久的东西有活动,能比平时更便宜的价格买到,那种惊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2. 双十一,别人的狂欢
那么双十一,是谁的狂欢呢?
1. 电商平台
电商平台是这次狂欢的策划者,规则的重要制定者。狂欢能否成功,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是他们关心的。双十一是从2009 年开始,由淘宝首先发起的网上促销活动,根据网络关于淘宝和天猫双十一的数据,2009年双十一销售额0.5亿元,2010年销售额9.36亿元,2011年52亿元,2012年191亿元,2013年350亿元,2014年571亿元,2015年912亿元,2016年1027亿元,今年活动开始后的1小时49秒,成交额已经达到571亿元(2014年全天成交额)。可以看出成交数据年年都在增长,相信今天结束,各大电商的成交数据将会成为热点新闻,那是电商分享成绩单的时刻。
2. 快递行业
双十一网上成交量的井喷,带来的是购物之后快递行业的繁忙。每年双十一后,都会听到新闻说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堆满了快递公司库房,消费者收到物品时间比平时要长。双十一来临前,不仅是电商平台在积极准备,各大快递公司也在积极备战,招兵买马,甚至说外卖小哥也要参与运输快递的队伍中。不知道双十一后订的外卖,小哥还能不能及时送到。
3. 购物达人
最近看到一个段子,说这几天要注意防火、防盗、防败家娘们(11·9,11·10,这两个个日期后三位正好形成了119,110),在感叹段子手幽默的时候,也确实反映了一个事实:比起男性,女性更喜欢购物,参与双十一的女性更多。女性天生喜欢购物,这是她们人生一大乐趣来源,能够买到自己喜欢东西,世界都变美好了,没有什么苦恼不能用购物来消除的。那些经常浏览购物网站,购物筐里装满了心仪东西的女性朋友,在双十一来临之际,只要心仪的东西有优惠,这当然是下手的好时候,以比平时更便宜价格买到喜欢已久的东西,能不开心吗?
今年双十一我再次没有参与,没法真实体验这次狂欢的喜悦,只能从一个旁观者角度去看它,等来年,如果一切都具备,我也体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