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可难受。感觉自己可没有力气,干啥都提不起劲,给我妈说她也不相信我。”听了我班男生这句话,我心里惊了一下。
“上周日让你带回家那个心里测试表你做了吗?”我问他。
“做了。”
“拿来我看看。”
我看了他的测试表,“你只做不计算,不按照辅导建议去做,顶啥用?”一边说他我一边计算结果。
“你这不是典型的学习焦虑吗?满分15,你得14。就这吧,我放心了。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你抑郁了呢。”我边开他的玩笑边和他一块儿看其他得分,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均高,其他都正常。
“ 先不让你妈带你到医院检查,咱先结合辅导建议试试我的训练方法。”
“行”。他点头。
“太看重成绩了。一次小月考,都把你吓成这样可不行!”他不好意思的笑了。
这几天,中考考生,高考考生也在不断预约着咨询:普遍问题感觉没有动力,好像无法再提高了。这是典型的学习焦虑。对考试有恐惧心理,不能安心的专注于学习,十分在乎考试的分数,因此不能很好的应对学习和考试压力。学生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目前学校普遍存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学生的考试成绩常被作为评价学生和学校优劣与否的依据。来自社会的升学压力,父母的高期望值,严厉的管教,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表现出过度的焦虑。
而学习焦虑过高带来的是过高的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等。如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将失败归咎于自己。常常会陷入强烈自责不良情绪中,从而无法将精力完全投入到学习和娱乐中去。自责倾向的根源来自于对失去别人关爱的不安。如果教师、家长过分严厉,而学生又不能处处满足他们的要求,自责倾向就更容易出现了。有的孩子过于敏感,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表现为爱哭、胆怯、爱担心、小心眼儿,这样的孩子可能长期处于不安、斥责的氛围中。有些父母对孩子物质上处处满足,但是精神上对子女期望过高,鼓励不多,批评不少,这往往给孩子形成一定的压力,造成敏感焦虑。在极度焦虑时,又常常会出现呕吐失眠、头晕疼痛等明显的身体症状。
以上只是考前无力感表现的一部分。
具体应对措施还要根据个人性格特点、学校环境、家庭养育环境等来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