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效应”是什么
在心理学上,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
例如: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曹操有次率兵远途跋涉,天气炎热,官兵们又累又渴,偏偏又找不到水井和溪流。于是曹操大谈:“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因为梅子是酸的,
所以一提到梅子,“酸”的心理暗示便发挥了作用,于是,人们的口腔便大量分泌唾液,起到了暂时解渴的效果。
有什么启发: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实经常使用着暗示,或暗示别人,或接受别人的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
积极的心态,如热情、激励、赞许或对他人有力的支持等等,使他人不仅得到积极暗示,而且得到温暖,
反之,消极的心态,如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则会使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使人承受的不仅仅是暗示带来的痛苦与压力,而且还会波及到人的身体健康。
怎么用:
1、与孩子相处时,要多给予正面积极的暗示,放大优点,弱化缺点,让孩子快乐的成长。
2、如果与他人相处时,感受到对方的语言充满负能量,总是抱怨别人,那么要警惕少和这样的人相处。
3、多肯定自己、多对自己微笑,做一个阳光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