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从上面的论述来看,外资企业的表现,比中国民资确实是好很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我认为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的特色♂射秽主义,压根就不算是什么奢惠主义;外国的资奔主义,也已经不再是初级形态的资奔主义了。
奢惠主义第一优先要务就是保障工人阶级的利益,所以有很多的建设,都是围绕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的需求展开的,这些地方可以举的例子太多了,比如说我们跑到五六十年代问问,你为什么要在城边上盖一片筒子楼啊?答:因为新建了个工厂,要给工人住呀。放现在你问问那些房地产商,不直接回答你为了炒房的就算是好人了,卖不出去的楼房,官方的回应就是宁可炸掉。保证工人衣食住行就不说了,工人阶级及其子女的受教育也被放到了很高的位置。我们现在的社会,主张的是一切向钱看齐,做任何事都考虑赚钱不赚钱,赚多少钱。说到赚钱,那什么叫赚钱呢?我投入一块钱,得到一块钱,不叫赚钱,考虑到我还付出了劳动,这根本就是亏本,我投入一块,得到三块,就比投入一块,得到两块赚的钱多——这就是一个鲜明的资本增值的价值观,可以说,我们以前,工作的重心是“满足需求”,现在的重心是“资本增值”,社会的性质已经从根本上有了区别。
那么国外的资奔主义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留到后面再讲。
——————
第二,当年,我们作为落后的国度,没有采用更加良好的机制进行超车,而选用了和外国一样的资奔体质,那么说白了,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没有任何制度上的优势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国的技术本身就落后,企业管理学问更是差的十万八千里,人口素质尚显薄弱,而且可怕的是没有初期的外部积累可用,那么我们靠什么和国外竞争?
严格地说,加班干活、剥削压榨,只是这个现象的副产品,这个现象就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待遇很低。为什么要加班?甚至不给加班费地挣钱?因为我们和别人差的太多了,以至于一点工资就值得我们抢破头皮。但是幸运的是,水往低处流,只要我们“水位够低”,发达国家的资本家就会一再牺牲他们自己国家人民的利益,往我们这里输送产业。但是这显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第三,外资企业的管理,对中国的民资有着碾压性的优势。外资企业管理的思维,普遍简化而且有效,而且外资工作的人,尤其是外资中的外国人,经常拒绝承担额外的工作,我认为很大程度上,这不是因为他们懒惰,而是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一种低效的工作方式。
反观中国,就算是小破厂子领导今天想让一个技术部门的职员学习念诗,也无人敢不从。在大型工厂,打着品质、效益的各类活动更是轰轰烈烈,开展倒是如火如荼,但实际落实不多做评价。我个人主张一次事情做好。既然开展一个活动就能把事情做好,那为什么不在开展活动之前就落实好呢?中国人普遍有一种“活动病”、“口号病”,有时候中层领导会不计成本和效益地安排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只是怕他的上级发现他的科室没事干,全然不顾体系里他的科室是一个什么定位。
外资对于体系和认证也是很有一套的,他们非常清楚什么是内部,什么是外部的,对于正规的审核,说一不二,对于没有意义的指手画脚,他们的总经理就敢抱怨,更别说下面的职员了。
不过嘛,中国的外资。。。好的学得只能说有点样子,坏的,自己还发展了一大套,以至于很多外资企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光鲜,能力强。不过幸而外国人从来不指望这帮人能干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