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线上课堂66期诚意班功课第8天
时间:2025年8月18日
姓名:刘芸汐(明明如月)
地区:湖北恩施建始
志愿:广泛接触国学传统文化,链接经典获得智慧;打通知识的任督二脉,用圣贤大道指点迷津。获得能量重启生命,把自己重养一遍,让短暂的人生过得自在轻盈,让自己活得通透丰盈。逆境重生之后赋能蓄能之后,愿以自己之磁场之能量帮助更多的人摆渡人生,涅槃重生。
|当|下|即|未|来|
【自省利他致良知】
今日功课
1、读原文一遍✔:2分
2、准时上交功课✔:2分
3、日行一善✔:2分
4、每日自省✔:
1)不抱怨,不说谎;
2)时刻保持恩悲敬2分
5、写读书践行心得✔:30个字以上2分
再次踏上阳明心学35天学习之旅,又一轮学习开始啦。本周第二周第一天,8月18日,学习新的内容《示弟立志说》。是阳明先生对弟弟在如何学习上的一番谆谆训导,主打一个“立志”关键词。说过来说过去,引经据典,细细说开去,用语真的很形象很俏皮很生动,通俗易懂极具说服力。方方面面唯恐没有说到位。堪比教材,学来有章程,不高深莫测,也应了弟弟的诉求,力求具有很强的可执行力,可以照着来做。听完读完本篇,受益匪浅。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阳明先生之《示弟立志说》特意百度了一下“立志”的意思。不吝分享如下,各位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重要的内容展示在此:
立志即确立志向,决定自己未来的目标和方向。
详细解释如下:
1. 立志的基本含义
立志是指一个人为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或志向,这个目标是基于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而确定的。它代表了一个人的追求和抱负,是驱动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动力。
2. 立志的重要性
立志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明确的目标能够帮助人找到前进的方向,避免迷失和徘徊。
其次,立志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和动力,促使人不断努力奋斗。
最后,立志也是个人成长中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重要手段。
3. 立志的过程
立志并非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个人对自己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然后结合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确定一个既符合自己特点又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目标。随后,将这个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制定具体的计划并付诸实践。
4. 立志的实践意义
立志不仅仅是一个心理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只有将立志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目标。因此,在立志之后,个人需要付出努力、持之以恒地追求,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和心态,直至达到设定的目标。
总之,立志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步骤,它帮助个人确立明确的目标,激发潜能,驱动行动,最终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梦想。
以上便是我特意查阅的资料,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去理解“立志”之要意和精髓,弄懂阳明先生在此文要表达的意思。
搞清楚第一个关键词“立志”概念之后,接下来认知第二个关键词:责志。“责志”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断自我督促和反思来坚守并实现自己志向的修养方法。作为阳明心学思想精髓之一,他强调在确定自己的志向之后还需要通过几个关键方式来约束和提升自己。
首先是要持续自省。这意味着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最初的志向。比如当你懈怠的时候就要用当初立下的志向来提醒自己。
其次是要对抗私欲。用志向来统领自己的精神世界,消除那些负面情绪。比如妒忌贪婪等等,保持清醒理智的状态
最后是要把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自律和责任感来克服遇到的困难。
从哲学角度来看。责志有几个重要意义,它是一个动态的修养过程,和单纯的立志不同,责志是不断修正和强化志向的功夫,就像王阳明说的志是气的统帅。责志还能成为正能量的源泉。通过“责志”可以清除杂念,让志向成为内在的驱动力。就像太阳一出来,那些阴暗的东西就消失啦,更重要的是责志是生命升华的路径。在对抗惰性和私欲的过程中实现人格的成长,最终达到内外一致的境界。
除了对以上两个关键词“立志”“责志”概念的理解之外,在聆听原文音频时对下面引用的经典也是为之一动。特摘录出来,分享一下呗。
自古圣贤因时立教,虽若不同,其用功大指无或少异。《书》谓“惟精惟一”,《易》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孔子谓“格致诚正、博文约礼”,曾子谓“忠恕”,子思谓“尊德性而道问学”,孟子谓集义、养气、求其放心,虽若人自为说,有不可强同者,而求其要领归宿,合若符契。何者?夫道一而已。道同则心同,心同则学同。其卒不同者,皆邪说也。
以上为原文,本段为了证明段首句观点,特意提及四位圣贤之理论。可见有些东西虽然文字表述不一样,却是相通的。大道所至,无一例外,合于道者,通于道,古今一也。
于圣贤之道,我心有戚戚焉。立志、觉志、责志、践志须躬行。走在大道学习的路上,我用自己的理解链接经典,和圣贤开启聊天对话框。追求圣贤之思想,让人生的无意义变得有意义,让无知无觉变得越来越清晰可见,唯愿当下一切安好。
今日总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为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