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膨胀微球,作为一种发泡剂和轻质填料,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应用领域超过上百种,根据不同壳体组成,膨胀温度和粒径范围,产品型号上百种,可谓是百花齐放。热塑性膨胀微球被誉为化学领域最具想象力的工业添加剂,发挥您的想象力,总会在各种应用中找到它的一席之地。今天让我们来探寻一下热塑性膨胀微球,这种有趣而富有想象力的“工业味精”的历史轨迹。
根据文献查询,热塑性膨胀微球的第一个专利发明来自1970年代初期的陶氏化学,发明人为“COHRS WILLIAM E“和”GUNDERMAN ROLAND E“,发明源自于该团队的一个奇思妙想”如何把微球膨胀到原来尺寸的60倍而不增加微球的重量“。详情如下图,
陶氏化学虽然作为第一发明人,但并没有把热塑性膨胀微球产品发扬光大,因为他们并没有找到应用此微球的客户和市场。后来专利权在70年代末期转让给瑞典Casco公司和日本Matsumoto公司,二者在80年代初期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在业内领跑40多年。
瑞典Casco公司从陶氏化学手中得到专利权后,凭借其强大研发能力和市场销售团队,在国内迅速对接造纸客户(瑞典当时凭借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质的纸浆原料,造纸业举世闻名)。热塑性膨胀微球添加于纸浆中,增加纸张厚度和降低比重,而不影响纸张强度。1980年Casco开始规模化工业生产Expancel热塑性膨胀微球产品,全面供应给瑞典国内纸张生产商。
随着国内生产成本的增加,瑞典造纸业也逐渐微缩,使用热塑性膨胀微球工艺的生产成本渐渐难以接受,造纸业也一直寻求新的工艺减低成本。膨胀微球在造纸中的消耗量越来越少,但Casco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应用团队和市场团队,逐渐开发出其他应用市场,销量持续上升,如印花油墨,鞋材,皮革等。
直到2006年,Casco转手出售微球事业部给Akzo Nobel成为旗下纸浆化学品事业部产品。
2018年,凯雷集团和 GIC 收购阿克苏诺贝尔专业化学品(热塑性膨胀微球部门是其中的一部分)。
日本Matsumoto公司,创建于1939年,主营产品为油脂产品和热塑性膨胀微球,主要市场是印刷油墨行业。1979年开始立项生产热塑性膨胀微球产品。以下是他们的一些关键历史轨迹。
Mar. 1979
Commissioned the plant for producing Matsumoto Microsphere products
投资建立热塑性膨胀微球工厂。
Apr.1980
Started the marketing of Stereo Copying System for the vision disabled in which Microsphere Technology is a key component.
开始在印刷油墨行业营销立体印刷体系,热塑性膨胀微球在该体系中成为关键性技术。
Apr.1985
Expanded the production facilities for Matsumoto Microphere products in Shizuoka plant.
Shizuoka工厂扩产热塑性膨胀微球项目。
Sep.1990
Introduced the process and facility for dewatering-drying-expanding of Microcapsule products in Shizuoka plant.
为Shizuoka工厂引进热塑性膨胀微球脱水干燥设备。
在热塑性膨胀微球创业初期,Matsumoto公司的主要市场是3D印刷油墨,本身他们也有销售大量油脂产品到该行业,所以市场开拓相对简单快速。对于其他应用,他们采取的是跟随策略,Casco公司引导行业,Matsumoto跟随。但最难能可贵的是,日本人一直持有经营微球项目,从未转手,默默耕耘四十多年。这也成为他们最近十年的竞争优势,管理团队,技术团队,销售团队稳定。
相反,瑞典物理膨胀微球产品几经易手,成为资本的宠儿,每次转售,管理层变化巨大,人心涣散,管理松散,最近5年一直在走下坡路。瑞典公司是几年出一个新产品,日本公司是一年出几个新产品。日本公司逐渐成为此行业的领导者,改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