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读书笔记之一

目前看了欧阳修编修的《新五代史》前三章,人物后梁太祖朱温,后梁末帝朱友贞。两个人物的传记,从朱温起兵到朱友贞败亡,涵盖了后梁起家到灭亡。

朱温最初跟随黄巢反唐,后因孟楷从中作梗而归附唐朝。以汴州(开封)起家,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剿灭黄巢及其余党,崔胤图谋铲除宦官势力,矫诏让朱温进京。朱温借这个机会,不但屠尽了宦官,还把唐昭宗及朝官控制在自己手里,同时敲打了地方实力派李茂贞。随后,弑昭宗,杀百官(白马驿之祸),强逼哀宗禅位,建立后梁,又杀了哀宗。

唐末军阀割据,后梁只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势力,在剿灭黄巢的时候,朱温谋杀晋王李克用失败,从此两家势同水火,李克用从火海逃出的那一刻,祸根就此种下。在此的战争中,虽然多次打败李茂贞,却不能对李克用完全占优。

朱温的弑杀主要体现在对唐朝的皇帝,宦官及士大夫,手段狠毒。同时对于自己的军队,也是军法甚严。早年治军,军队将校阵亡,所属士卒要全部斩首,因此士兵多有逃亡,后来让士兵全部在脸上刺军号,导致逃亡士兵多啸聚山林。朱温当皇帝的当年就赦免了这些人,盗匪一下就少了十之七八,文中“赦亡命背军髡黥刑徒”说的就是这个。但是对于百姓,轻徭薄役,对于人才,求贤若渴,这一点在传记里没有写。

朱温长子早亡,因为继承人没有及早确立,导致了自己被有野心的儿子朱友珪弑杀。

朱温灭亡唐朝,得国不正,世皆称伪梁,而欧阳修以春秋之志证明,“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

至于朱友贞,除去讨杀朱友珪,当上皇帝,其他都是酱油行为,因为和他同时期的正是最有能力的雄主,后唐庄宗李存勖,一直被他压着打,直到被灭亡,没什么好说的。

后梁的起家与灭亡,不得不让人思考,手段的选择,天下大争,唐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其实,无论哪朝哪代,行之长久,只有得人心,枪杆子要握,笔杆子也不能松。士大夫的心,百姓之心,上下阶层的心都收归于手中,加上自己有实力,天下又有什么难取的呢?

朱温能收百姓的心,但是代唐速度太快,手段太狠,又怎么能得到士大夫的心呢?其他地方实力派又怎么会甘心臣服呢?道路开始就走偏了,等待后梁的只有快速消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