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最后一期的嘉宾是一个90多岁的老人,满脸皱纹,依然掩盖不住她的优雅、慈祥。她似乎有点疲惫,用一只手撑住头部,渐渐进入梦中。
她梦见自己回到茂密的丛林中,不论刮风下雨,到处去追寻猩猩的足记,那时的她是多么快活,无忧无虑的探索着动物的世界。
01
珍出生于英国伦敦。小时候,她非常喜欢动物,家里有一只叫Rusty的狗。她把它当作朋友,Rusty会握手、找鞋、关门,如果珍说"死一边去",Rust就会装死,直到她温柔的叫"乖狗狗"才会起来。这让珍认识到动物也是有人格和感情的,为以后研究猩猩奠定了基础。珍对黑猩猩情独钟,最喜欢看《人猿泰山》,幻想自己能像泰山一样在非洲丛中生活。
周围人都认为她的非洲梦不切实际,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很少有女孩子独自一人去非洲生活,她的妈妈鼓励要努力抓住机会,和她一起前往非洲。为了去非洲,珍拼命打工赚钱来到肯尼亚,找到研究黑猩猩的路易斯·利基博士,这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当时,利基博士正好想要一个没有经历学术研究思维束缚的人去野外观察黑猩猩,方便获得更多资料来支撑他人类进化理论的研究。无疑,珍是最合适的人选,由此,珍开始和黑猩猩羁绊一生的缘分。
02
1960年,珍往坦桑尼亚贡贝,开始她的研究之旅,前几个月,猩猩都躲起来,珍无法近距离观察它们,只能靠望远镜远远观察。珍没有放弃,开始模仿它们的生活习惯:爬树、吃果子,露宿丛林,学猩猩叫……功夫不负有心人,五个月后,她发现"灰胡子大卫"一点也不害怕她,让她成功加入了"黑猩猩群”,珍拥有打开进入猩猩世界的钥匙,持续研究30年。
珍每天观察猩猩的行为,用本子记录下来,并给它们起名字:歌利亚.麦格雷先生、雄性芙洛和女儿菲菲,还有熟悉的灰胡子大卫。她发现猩猩们也有感情、独立的个性和思想。有天,她看到白胡子大卫折下一根树枝,俘掉叶子伸进蚁穴"钓"白蚁,这惊人的发现打破了只有人类才会制造工具的定论。路易斯·利基博士都惊呼道,要重新定义人类,这则消息引起各界的怀疑,许多人质疑珍的专业性,利基博士选择沉默继续研究,他向国家地理学会申请经费,学会同意了,安排一位摄影师真实记录猩猩的情况。
摄影师叫雨果·范·勒维,是世界有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雨果年轻英俊,是个完美主义者。但他同样对动物有热情,于是,珍和雨果产生了恋爱的火花,他们相爱并结婚,生下儿子——葛拉。珍深知陪伴的重要性,把儿子带在身边照顾,在非洲安置一个暂时的家,直到6岁,珍不得不把儿子送去英国伦敦读书,只能放假来非洲。
这期间珍在贡贝建立研究站,陆续有学生来这里帮忙观察猩猩,珍负责管理,她的事业逐渐步入正轨。这时,雨果遇到一个梦勉以求的机会去非洲塞伦盖蒂大草原拍摄野生动物电影,雨果希望珍能放弃她的事业,和他一起去塞伦盖蒂。珍十分纠结给母亲写信,母亲说女人要有自己的事业,有了母亲的支持,珍忍痛割爱和雨果离婚。虽然两人爱情没有天长地久,但他们却像朋友一样保持着密切联系。多年后,珍再次回顾这段感情,选择了释然,不留遗憾。
04
在研究过程中,珍看到贡贝周边的人们为了获取匮乏的生活资源,不断破坏环境。黑猩猩的栖息地逐渐丧失,盗猎和非法贩卖也日益猖獗。她意识到,要保护好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必须获得人们的信任,改变他们的思想。
于是珍在1977年建立研究会,全球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和社区建设工作。她不得不离开贡贝,去世界各地去做演讲,她把猩猩的故事讲给他们,除了介绍她对黑猩猩的研究,也宣传对保护环境的理念。
回望2024年,珍对未来忧心忡忡。近些年来,世界各地持续发生着人为制造的灾难:气候变暖、地区冲突,或猎杀动物,对当下的世界,她抛出自己的困惑:“为什么人类渴望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权力?当我们拥有足够多的东西时,为什么依然不能满足?我们如何说服人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拯救世界?”
演讲中珍曾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的时代,人们变得沮丧,丧失希望。如果我们失去希望,就会陷入冷漠中;如果我们失去希望,就会注定失败……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不仅要保护众所周知的物种,还要保护微小的物种。我们必须学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与那些与我们共享或应该共享这个星球的生物和谐相处,否则,人类注定灭亡,不能幸免。”
珍希望人人参与其中。1991年,她创立“根与芽”,鼓励全球年轻人用行动改变世界。珍也身体力行,全年无休的在全球各地做演讲,用行动影响力唤醒人们的希望。
演讲开始前,90多岁珍会在房间小跑与时间珍分夺秒。迈入85岁以后,珍越发觉时间紧迫,渴望在无能为力之前说服西方科学界。她始终坚信,当她不在了,全世界会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已经继承她的志业,用“关爱与行动”共同绘制出未来的“希望”,为维护这颗星球的一切做出行动和承诺,为所有生物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