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考结束,和好友May聚会。
前段时间看她在朋友圈晒儿子被XXX大学的专业录取通过,言语间充满了骄傲和期待。
高考结束,想来她有一些情绪需要释放,有一些话需要倾诉。
她的确很不容易。离婚多年,带着儿子生活。
她说,当初选择前夫的时候,是觉得他老实、靠谱、不花心、可托付终身。这些,曾经都是她眼中的优点。在90年代末,他们就已经买房买车,羡煞旁人。
但后来,像电视连续剧一样,随着剧情发展,这些优点渐渐演变成她眼中的缺点: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小心翼翼,过分遵守规则而泯灭了冒险精神……
其实他还是那个他 ,变了的,是她自己。随着环境的变化,她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到后来,两人之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和裂痕,夫妻俩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最终以离婚收场。
她最担心的,是孩子身上,会继承父亲的一些保守、畏缩、滞后、甚至退行的特质。觉得前夫带给孩子的影响挺大的,孩子有时也会显得退缩、消极。
她说,她总是力所能及地带孩子去环境不错的餐厅吃饭。因为孩子爸爸每次带孩子出去吃饭,都会去大排档将就。
May说,我只是想让孩子知道,生活不只有大排档,还有牛扒和远方。你得为自己将来不将就不敷衍的生活而努力。
在心理意义上,父爱如山,母爱似水。
母爱让人感知的多是温柔的目光、甜蜜的言语和接纳的怀抱,无限忠贞地为家人烹蒸洒煮着爱的温度、幸福的记忆;而父亲,从古至今,似乎一直被赋予建设、保卫、守护的力量,用父爱的方式构筑和守护家庭的安全和边界,不容外人侵犯。
May在力争做一个合格母亲的同时,似乎也承担了孩子父亲的角色。虽然这属于家庭亚健康的关系,但她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生活过得精致体面和快乐。虽然工资并不高,但她会精心打扮自己,穿着得体而优雅;跟儿子关系和谐,亦母亦师亦友。
May也知道,孩子的生命来自于父母,他们一半像爸爸,一半像妈妈。当然,对父母追随,都绝对的忠诚。她只希望以自己为楷模,让儿子活得更阳光、积极、健康。她的努力,是在平衡原生家庭这个三角系统里,父亲的力量比较弱小的部分。
儿子也不负她所愿,体格健壮,健康阳光,自律而节制,成绩一直稳中有升。每次模考的成绩,都与自己心仪大学的往年录取分数不相上下。
我很认同May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观点。像她这样的单亲母亲,并不具有普遍性。很多单亲妈妈,会把自己活成一个怨妇。
父母的认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02
今年5月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南开政协副主席许洪玲提出:父母最好能“持证上岗”,曾引发朋友圈热议。
我理解的“持证上岗”,是指在时代飞速更迭的背景下,父母要不断地学习,更新思维,开拓眼界,提升格局,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
因为我们大部分父母还认为,只要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们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这样的认知,何尝不是父母们在暗自较劲、互相攀比。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其实是父母自己的面子。
而很多父母本身,无法给到孩子正确的支持和良好的引导。这可能是由于他们本身的局限,个人爱和给予的能力,以及家庭经济环境的能力有限所致。如上面提到的May的前夫。
我曾经看过一个叫郑琼的导演,从2009年开始,花6年做的一部纪录片《出.路》。
她跟踪拍摄了甘肃农村女孩马百娟、南方小镇青年徐佳、北京少女袁晗寒,纪录下他们的梦想与当代现实的碰撞。
三个年纪相仿却处于不同阶层的孩子,在不同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成长以及最后的人生方向完全不一样。
生活在偏远农村贫困家庭的女孩马百娟,尽管她曾经在作文里写到:“长大后要去北京上大学,然后去打工,每个月挣1000块钱,给家里买面……”,但还是在2012年就结束了自己的读书生涯。
2014年,16岁的马百娟嫁了人。她的父亲说:“除了嫁人,再也没有别的出路”。
湖北某小镇男孩徐佳,父亲是农民工,家境贫寒,但是父母咬牙砸锅卖铁都要供他读书,因为上大学是父亲的遗愿。妈妈说,即使以后出去打工,人家肯定也要文凭高的不要低的。
在家人的支持下,徐佳复读三次,几乎用上了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死磕劲,2012年终于把大学录取通知书带到了父亲的坟前。
经过几年的拼搏努力, 2018年,徐佳新晋城市中产。
北京女孩袁晗寒,2009年休学。她就读的央美附中,是很多学艺术的孩子们挤破头都想进的一流的艺术院校,但是袁晗寒选择放弃。
休学后,袁晗寒读书,看电影,画画,父母掏钱支持她在南锣鼓巷开了一家小酒吧。妈妈说,就当交学费了,她的爱好大于一切。
酒吧倒闭后的袁晗寒,游历欧洲,2012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就读艺术方向的硕士。2015年成为自己公司的CEO.
导演郑琼说,她把袁晗寒的作品剪辑了一个视频给徐佳看过,徐佳说,他知道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他接受这种不公平,但是他会努力,让他的下一代努力达到袁晗寒的那种状态。
处于不同阶层不同家庭背景的每一个孩子,都要去寻找自己的出路。
而眼界开阔,努力上进的父母,可以为孩子助力,让他们的路越走越宽。家庭教育本身,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03
有感于最近看的一部经典电影《小妇人》。
故事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英格兰地区一个普通家庭的四个女孩,从女孩到女人的成长脱变过程。
二女儿乔,思想独立,才华横溢。她一直梦想成为一名作家。乔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写文章卖钱来补贴家用。
父亲知道后,对乔说:写作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为了钱去写作,你应该为了自己的热爱和梦想而写。
而妈妈则鼓励喜欢画画的小女儿艾米去欧洲长途旅行开阔自己的视野。
妈妈善良、乐善好施、细腻敏感,能看到4个女儿之间细微的关系(嫉妒、羡慕、诋毁、互助)。她知道在亲密关系中,夫妻关系理应排在亲子关系之前。所以当爸爸在前线受伤有难时,妈妈会撇下需要她照顾的女儿们,连夜出发马不停蹄地赶到丈夫身边照顾他,直到他几近康复。
四个女孩有一双很爱她们的父母。从女孩到女人,成长过程中一路自然有沟有坎,但父母给她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们的引导、支持、理解、包容,是女孩们化解所有困惑和困难的法宝。
父母的认知和眼界就是孩子的一把大伞,风雨时可以遮风挡雨,晴时可以防晒遮阳,收起伞时还可以举起来,成为方向标和指明灯。
马百娟和很多偏僻农村里的孩子一样,她们都没有来自父母的庇护伞,连跑的权利都没有。
徐佳的伞纵然不够结实,但他至少还可以奔跑。
乔和她的姐妹们以及袁晗寒都是幸运的,是那个“有伞的孩子”,即使外面狂风暴雨,父母的智慧、认知为她们撑起一把大伞,她们的青春依然可以悠闲潇洒,按照自己喜欢的节奏闲庭信步,去尝试不同人生的可能性。
很多时候,我们竭尽所能地想为孩子的成长找到一条更好的路,但关于什么是更好,也许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出.路》,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三类人命运的缩影。他们几乎能代表大部分中国人的成长状态。导演郑琼说,我拍这个片子,没有一点赞美,也没有一点愤怒,我希望大家能看到一种社会各阶层脱下外衣后的融合。
但从中也不难看出一个真相: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爱,是让孩子去做自己,而不是如继承我们的容貌一样,成为我们的翻版。
04
有人会说,有钱人的孩子,当然可以随便折腾。孩子的前程,多半都是用钱堆出来的,如袁晗寒一样。
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毕竟,有钱,在如今这个社会的确像一盏绿灯,大多数时都可以畅通无阻。人们常说,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
但我们也知道,钱也是一把双刃剑。有钱,可以任性,但未必能善终。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比如世界著名的强生公司的败家女凯西.强生。
中国14多亿人口,大多数的人,还处于徐佳这样的家庭背景。不是所有人都含着金钥匙出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跟王思聪一样,一创业就有5亿的“试错成本”支持。
但父母的眼界,打破固着思维的局限,却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自我提升做到的。
徐佳的父母是最普通的底层老百姓,仍然能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袁晗寒的父母则代表了大多数的中产阶层,他们能全然地支持孩子的爱好,让孩子本有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也不单单是有钱就能决定的。
像电影《怦然心动》里的朱莉安的爸爸那样,当大多数人都认为朱莉安一个女孩子喜欢爬树,是不文雅或淑女的举动时,爸爸却允许女儿爬上无花果树看更远更旷阔的风景,他知道那是朱莉安的诗和远方。
当树被邻居砍后,朱莉安失魂落魄伤心欲绝,爸爸会画一棵树给朱莉,对她说,我不希望你忘记这棵树带给你的奇妙感受。
租房12年,父亲画画到集市上出售补贴家用,妈妈做多份兼职以勉强维持家庭开支,父亲用节省下来的钱为朱莉安的智障叔叔丹尼尔支付看护费……
朱莉安说,我很庆幸自己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拥有他们,我真的觉得很幸运。她的父母并不富有,但是却给了她他们力所能及的爱和积极的引导。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孩子像一块大理石,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型,需要经过六位雕塑家之手:家庭、学校、孩子所在的集体、孩子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
在这六个因素中,家庭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而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认知和格局,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所以,需要努力的,从来都不仅仅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