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有一个网友给我留言讲了她的故事。
她在婚后一直没上过班,现在孩子已经三年级了,9年来,她每天只是带孩子,做家务,伺候老公,也曾试着上过两次班,一次是因为挣的钱还不够油钱而放弃了,最近一次是因为同事关系紧张,坚持了一个月后也继续不下去了,老公说她:“你就不是上班的料,还是乖乖在家消停着吧。”
她尝试两次失败后,也就没了上班的那个心思了,她安慰自己:现在孩子上小学了,得好好抓抓他的学习,基础必须得打好,不能为了挣几个钱而耽误了孩子的学习。
她的日常通常是这样的:早上6点起床做早点,6:30三番五次催孩子起床,匆匆吃了早点后7:00出门,一路杀到学校已经是7:30。送完孩子回家后就开始收拾家,有时间的话就追会儿泡沫剧,没时间的话就又开始准备午饭,有时候是她一个人,有时候老公也回来吃,孩子中午在小饭桌,还省点事儿。吃罢午饭刷完碗,睡个午觉,起来磨蹭一会儿,不到4:00就又要出门接孩子了,必须得早去,去晚了连停车的地方都没有。晚上回来就开始了一天中最难熬的阶段,陪孩子写作业成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每天要损伤至少10亿个脑细胞才能勉强完成任务,有时候晚上做梦都会梦见孩子作业没做完而被老师点名批评的事,吓醒后掏出孩子的作业再重新检查一遍才敢睡去。
有时难得跟姐妹出去逛个街,跟老公要钱时,老公不情不愿地说:“不是刚给你500吗,咋花的这么快,都买啥了?”逛街的美好瞬间就打了折扣。
02
日子像云一样飘过,飘到了去年的一个夏夜。
那晚12点多了,她起夜发现老公还没回来,就打开手机随手翻了翻,不知怎么的,鬼使神差地从手机里看了公司的监控,刚好看到老公和一个女职员在沙发上缠绵,她一下子爬起来,迅速将电话拨了过去。
老公酒意未消,称自己只是喝多了,一时没能把住自己,然后倒头就睡。
她本想问个明白,却只能流泪到天亮。
第二天清醒后,老公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可她又能怎么样呢?离婚吗?开什么玩笑,自己连一分钱都不挣,拿什么跟人家叫板,离了后拿什么养活自己?
她只好委屈求全:只要你别让我看见,我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她咽下那些屈辱,生活还像从前一样继续,可生活却再也不像从前了,从前只能是从前,再也回不去了。
03
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愿离婚,不想离婚,而是我们不敢离,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离不起。
是因为我们没有经济来源,或者说即使有经济来源,也非常微薄,微薄到不足以支撑自己和孩子未来的生活。
我们生完孩子后,便辞职回家,专心养娃,和职场背道而驰,越来越远。慢慢的当孩子大一些了,我们离工作也更远了,好像已经不适应那种职场的节奏了。
所以,一旦当婚姻出现问题时,我们便没有勇气离婚了!因为我们不知道,离婚后,自己要怎么生活,舍不下孩子。如果带着孩子一起离开,却又没能力养活自己和孩子,只能一辈子在原地打转,像一具行尸走肉一样苟延残喘着。
我们不得不承认,生完孩子后,过着手心朝上的日子,一旦有一天婚姻难以为继,也难以挺起腰杆儿来直面这场风雨。
我们害怕离婚的根源在于我们对未来的恐惧。我们对离婚后是否能过得比现在好,没有任何把握,甚至,还会觉得也许自己离婚后,过得还不如现在呢,遇到的下一个人,没有现任的缺点,他还有别的缺点呢,那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说到底还是我们不够强大,这份虚弱和慌乱,源于我们的经济不够独立,或者有的人经济独立了,但人格却不够独立,总之是不够独立,我们总是一条腿走路,所以,会非常害怕自己在离婚后一瘸一拐的,招人嫌弃。
因为这份害怕,所以,我们不想去冒险,我们宁愿在现在的婚姻里继续着自己的痛苦和不幸。
没勇气打破困境,走出困境,去外面看一看更大的,更好的世界,那只能一辈子在困境里感叹自己的不幸,同时又渴望着外面的美好,拧巴而宿命地得过且过。
因而,要想在自己的婚姻里滋润的活着,必须有足够的资本,那就是经济和精神的双重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