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夕节,对一个专注单身二十年的女子来说是该好好思考一下,我为什么只能一个人过所有的情人节,而不是简单的吐槽小情侣们“你们虐狗”!
这是一次深度自刨,带着血和泪
前几天在书上看到一个数据话说上海的平均领证年龄:女31岁多,男34岁多。看到这个数据我饱受摧残的小心灵得到了一点安慰,没关系还有十年,应该够我找到Mr.right了吧。那么问题来了,我并不是不想谈恋爱啊,相反我很期待一段恋爱,那么为什么二十年过去了,都没有找到一个男票呢?真的是我要求太高吗?
首先描述一下我自己,身高中等,体重中等,相貌中等。虽然不出众但也不丑(前两天还被人拦着让我当淘宝模特),读书,健身,该干的也都干了,那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1.对对象要求高
真的没有合适的,怪我咯,但既然是深度自刨,那就看看是什么决定了我找对象的标准。
首先普及一个名词,可能大家也知道,那就是“阈值”。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假如我们小时候觉得只有爸妈答应给自己买个小娃娃就很高兴很幸福,但我们拥有了小娃娃以后再买一个小娃娃我们就不会感到幸福了,我们想要大娃娃了,慢慢的随着我们长大大娃娃也无法满足我们,这就说明让我们感到幸福高兴这个阀值在逐渐升高。
那么重点来了,我们选对象的标准,也就是我们觉得优秀的,能吸引我们的异性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必然是陡增的。为什么呢?因为我看韩剧,在韩剧里,男主是什么样的?简直就是完美的男人有没有!颜值高,大长腿,对女主无条件好,偶尔有点儿特异功能。平凡的人已经无法满足你对爱情的期待。那么就算我知道不可能,那我也会在潜意识里接受这种设定:我傻白甜没关系的呀,会有白马王子突然爱上我的!更可怕的是那个白马王子的样子也模模糊糊有了设定:就是**欧巴那样的吧!这样以后你再看什么的男的,请问哪个合格?各种言情小说,爱情电影,电视剧同理。(就算你都不看,小时候也会被安徒生洗脑,期待的是王子公主式的美丽爱情,而不是两个人相互扶持,风雨同舟,共同经营的爱情)
2.极其保守的爱情观
不得不说,就算我知道这是错的也根本该不过来,那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这简直就是胡扯好不好,但不好意思,小时候童话故事看多了,再加上萌芽的初恋小苗被掐死了,也有家庭教育的原因,我现在就是这个破爱情观。每次有拟发展对象是,我都会先考虑“我们可不可能结婚,然后相伴一生?”。妈呀,经过这么一思考答案当然是不能!然后我就继续给自己洗脑:那我干嘛要谈呢,我还是要不我的初恋留给我的结婚对象比较好,感觉这样的爱情更圣洁。(感觉自己有严重的感情洁癖啊)。BUT,一次恋爱都没有经历过的人会知道怎样经营一段如此持久的感情吗?好像只有在恋爱中我们才能学会怎么去爱。
你不要以为,这样想的是少数,我身边大多数单身的女生都是这样想的,恋爱又分手的反而还有的很羡慕我,就是因为她们也希望自己的结婚对象是自己的初恋啊!
3.不会撩
这真的是硬伤,我认识的会撩汉的girl,能迅速跟boy聊上然后还约着出去玩,还能同时跟几个男的保持暧昧关系。虽然我嘴上是说很鄙视这种的,但不得不说撩汉是个技术活,我真学不来!
我没尝试过撩吗?nonono,我撩了一个男孩长达一年之久(我好像是传说的女追男),然后以那个男的给我说“我有女朋友”结束。不会撩,就是这么惨!那不会撩的背后是什么?其实还是价值观的问题,因为觉得这样不好,不是爸妈口中的好女孩,所以就算自己很努力,还是欺骗不了自己的内心。(我并不是说撩汉不好,而是我从小就被这样告知,成了我自己也改变不了的烙印)
总之,我一直都在努力找那个Mr.right我也不停的把自己修炼的更好。也许这是一种勇气,也许这是一种愚昧。
祝自己30岁之前能把自己嫁掉,实在嫁不了也无所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