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问池塘的水为何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头的活水不断注入。这里的“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人们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
朱熹这里的“源头”,指向“理”与经典体系。
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认为宇宙的终极本源是“理”(天理),它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和道德准则的根源。
“源头活水”在《观书有感》中有传承孔子儒家学派的意思,更侧重比喻知识与真理的来源,即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所承载的“天理”,以及通过“格物致知”探究万物之理的过程。
那么,我们科技发展的源头在哪里?我们经济增长的源头在哪里?主动权在哪里?我们应当如何去寻找发现源头,从而掌握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这也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回答是肯定的,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头,在于原创科技以及原创科技的应用,因为原创科技有引领作用,从而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
近代科技革命以来,美国长期保持领先,主要源于以下关键因素:
一是制度优势,这是创新生态的根基
知识产权保护:1790年《专利法》奠定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个人和企业投入研发。
产学研协同:二战后形成“政府-大学-企业”三角模式,如国防部资助硅谷初创企业,斯坦福大学与产业界合作推动技术转化。
风险投资体系:20世纪70年代后,硅谷风投(如红杉资本)催生苹果、谷歌等颠覆性企业,降低创新试错成本。
二是人才虹吸:全球智力资源汇聚
移民政策红利显著:从二战前后吸纳诸如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等欧洲杰出科学家,到冷战时期吸引苏联顶尖人才,再到近年来凭借H-1B签证政策广纳全球STEM领域的精英(据统计,2020年美国科技行业中有38%的从业者出生于外国)。
顶尖教育体系熠熠生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知名学府,不仅提供了卓越的跨学科研究环境,还确保了产学研之间的顺畅流动(诸如允许教授兼任企业顾问等举措),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关键领域持续突破: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
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例:
计算机: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ENIAC,奠定数字时代基础;硅谷在操作系统(微软)、芯片(英特尔)、互联网(亚马逊、谷歌)领域全面领先。
互联网:国防部资助的ARPANET演化成全球互联网,美国主导TCP/IP协议等底层标准。
四是资本与市场驱动:创新的“燃料”
资本市场成熟:纳斯达克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如1971年英特尔上市,1996年亚马逊上市),允许高风险创新获得长期资本支持。
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本土需求推动技术快速商业化(如苹果手机依托美国消费市场验证模式后推向全球),同时通过美元霸权降低跨国研发成本。
五是历史机遇与战略布局
两次世界大战的红利:
一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最大债权国,二战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霸权,为科技投入提供经济基础。
二战期间集中资源研发雷达、核能、计算机等技术,奠定战后科技霸权(如曼哈顿计划催生核能产业)。
美国的领先地位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其制度优势、人才储备、资本积累以及历史机遇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如同一个不断转动的“创新飞轮”,推动着美国持续前行。这种生态系统的自我迭代能力,使其在历次科技革命中保持前沿地位。
如果我们要从根本上超越美国,就必须从科技原创力上持续突破,这就是源头。而决定这一源头的又是制度的力量,是制度的活力。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释放我们的创造力,形成全社会创造的澎湃力量,激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科技经济的持续发展,真正强大起来。
当前,量子科学是人工智能重要的战略要地,是中美竞争的关键制高点,是争取活水源头的重要领域。
在硬件开发方面,美国企业如谷歌、IBM开发的量子计算机量子比特数量显著多于中国,美国已开发出上千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而中国目前是105个量子比特的“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
美国在纠错算法、量子门设计以及超导量子计算领域均展现出卓越实力,其中,谷歌的“柳木”量子芯片已成功实现了纠错功能。
美国在量子研发领域的资助体系呈现多元化特点,政府支持与民营企业投资相辅相成,且私人投资规模远超中国。中国则以政府主导的资助模式为主,民营企业投资相对较弱。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截至2023年9月,中国量子通信企业数量达35家,美国为81家,欧洲为95家。同时,根据ICV TA&K数据,2023年全球量子计算融资规模分布看,北美占31.9%,欧洲占36.3%,中国占8.1%。在量子通信与安全领域,2023年美国融资额5200亿美元,远超中国的97.5亿美元。在量子传感与成像领域,2023年美国投资超过中国,为9000万美元。不过,中国在量子精密测量总融资额方面略微领先。
美国拥有众多世界顶级研究机构,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等。中国在量子领域也有一批优秀科研机构和高校,但在顶尖机构的数量和国际影响力上,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领先全球,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量子通信网络“京沪干线”,并成功发射“墨子号”量子卫星。在量子传感方面,中美技术实力接近。整体而言,中国在量子技术领域发展迅速,与美国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总之,从长远看,科技与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开发与寻找活水源头,而能否开发与寻找活水源头的关键是制度、投资与人才三大要素,我们必须在这三个方面持续努力,确保强大的科技活力源源不断,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永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202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