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

  乡村振兴,人才是活水源头。人才集聚,乡村振兴才有底气。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这给乡土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组织部门作为“人才之家”,要着眼把乡土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乡村振兴新优势,在乡土人才培养上精准发力,让更多的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彰显价值、出力出彩。

  要慧眼识珠让乡土人才“冒”出来。通过摸底调研、村镇举荐等形式,层层挖掘、动态掌握各行各业的乡土人才。要打好“乡情牌”,以求贤若渴的姿态积极引才,常态化开展外出乡土人才沟通联络工作,积极探索“项目+人才”“岗位+人才”等回引模式,以真心真情真服务,实现“得人心”和“增人数”的有机统一。要以精细“绣花”的功夫管好用活乡土人才,重点面向农村致富带头人、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农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等人选,分类建立人才数据库,灵活运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市场化手段,持续优化乡土人才资源配置,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联动发展。

  要敢于搭台让乡土人才“动”起来。要紧扣乡村振兴总要求,不断拓展乡土人才作为空间。比如,围绕“产业兴旺”,鼓励支持乡土人才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经济实体,带动形成“影响一片、带动一群、造福一乡”的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围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开展“设岗定责”活动,通过设定先锋岗、划定责任田,动员引导乡土人才争当美丽乡村建设标兵。围绕“治理有效”,将有意愿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乡土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为村“两委”班子持续输送新鲜血液。围绕“生活富裕”,实施“乡土人才+贫困户”等结对帮带合作模式,示范带动群众拓宽增收致富“绿色通道”。

   要厚植沃土让乡土人才“香”起来。要着力从政策指导、扶持培养、环境优化等层面出实招,帮助乡土人才茁壮成长。一方面,要重点整合农业、人社、金融、科技等部门资源,在项目支持、土地流转、金融信贷、科技服务、税费减免等关键环节给予保障支持。另一方面,要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和乡土人才特长,依托镇村党校、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等阵地,开展订单式、专业化培训,灵活组织乡土人才自主学习掌握新技能。要加大乡土人才宣传表彰力度,增强乡土人才的荣誉感、责任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