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铃动|年度计划的思考武器〔100本书作业No.42〕

中国孟子有“劳心者与劳力者”的论述。

以下说的却是不同视角看问题的本质差异。

一、二维分析: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两种迥异的思维方式,可以用来追问一个年度计划、个人目标是否合乎深层逻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比如:我的18年指标之一先前是听完100本书系列课程并完成作业。

图片发自简书App

劳动者思维指的是只在乎投入,专业人士思维则更注重投入产出比。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以我会调整为:

1.每一次课内容消化,整理笔记,图片归档。

2.学完课程,至少形成三个方面的个人知识体系:思维秩序、关系他人、问题解决。

3.从中选取5本书精读,完成15拆推文。

【书 目】《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 》
【课程领拆】崔莉莎老师
【上课时间】2017年12月05日
【作      业】
1、按拆页1,写出3个“以输出成果”衡量的2018年计划。
2、按拆页3,为每个新年计划,制定循环提升的路径。

以下为随堂示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精益创业之“最小MV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知村上春树是否受此书影响:他写作第一稿也是先一气呵成,隔段时间再第二、第三次修改,有时修改中发现逻辑、情节方面不适宜,甚至宁肯另外攥文,而不是当初第一稿纠结卡壳。

图片发自简书App

18年我仍需坚持自学拆书,也打算不求甚解,先拆完150拆再停下来审视哪里有问题。

二次循环是资深拆书家尤其是评审团的点拨讲解。

三次循环是帮主新版书、音视频课、过级手册等深入钻研。

看起来似乎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不过,相信此等死磕会有终生受益的成效,所谓的效能并非好大喜功式地追求“假努力的爱学习之满足感与虚荣心”。

三、附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