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失落啊…
或许是对这次区青年教师技能比赛比较重视,这周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做准备。所以,会有期待,觉得可以代表学区参加区里的。没想到,第一轮教学设计就被刷下来了。当公布进入说课名单没有我时,我第一感觉是面子上很过不去……
以为是出4-6年级教材上的课文,所以这一周一直在准备这方面的。熟悉教材教参,掌握重难点教学目标,思考教学过程的设计。谁能料到,是一篇课外散文,还未署名作者的那种,更不用说有课后习题可以参考设计教学目标了。可能,我设计得不好,至少跟另一个选手翠洁比起来,没有她的好吧(事后发现,学区的晋级是公办学校进一个,其余名额给民办选手)。
当时的感觉,就是难过,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毕竟大家都寄予厚望,至少我这么认为,或许我心里这么觉得。
又今天是十月二日,离那天29号又过去三天了,我心情已经好了很多。
恰巧那天工作室导师王蓉老师联系了我,于是,和蓉姐多聊了几句,心情释怀了一些。
现在回想,比赛失利,有以下几点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考虑不周,不够谦虚。如果能多问一下以前参加比赛的同事,流程是怎样的,也许会对比赛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而不是想当然以为是课内文章。那这样的话,准备会更多元化一些,也更有方向和全局观念。
二、设计模板准备不充分。如果可以多备一些不同类型的文章的教学设计模板,也不会慌里慌张的,咱们不是大咖,即场发挥还没发到一定的水平。
三、大意轻敌,高估自己。别人多夸两句,就真的以为自己综合素质高了?还是太天真了!如果不努力,不多学习,不多总结反思,是不会有进步的。所以啊,一定要振作起来,多去积累。
四、劳逸不结合,疲劳作战状态不佳。28号那天早上实在是太困了,都到上寮桥了,学校就在眼跟前的事,还是碰了前面的一辆SUV,她的保险杠妥妥的,还好没事,我的车头就有一个明显的裂纹,车标都凹了一点。以及,耽误在备赛时间太多,备课就不说了,教学进度比别的班慢了,国庆后还得追回来;家访也得进行。总之,事情还是蛮多的。
失掉的面子,还得再挣回来。
近期有两个征文比赛,一个是支部要求的,一个是师德征文,利用国庆假期写一写吧,得个一奖半奖的露个名字也好呀。还有校级的技能比赛,进了复赛,就是要上微课的,也要准备个一两天不是么。